栏目导航

《漫漫求知路》读后感

录入时间: 2015-05-18      浏览:995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黄梦萍

 

《漫漫求知路》收录了朱老师多年以来,在拜师、交友、读书报、听广播以及旅游、休闲、娱乐等中所得到的收获,用杂文或随笔的方式记录了自己所思所感,文章多短小精悍,但主旨却清晰易懂。由此,我也终于明白了朱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一是求知的路径,要靠自己去发现,去利用,广阔天地是课堂,周围人群是老师;二是说话、写文章都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应该千方百计让别人很容易地准确理解。

先说说第一点。“求知”是这本书所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书中多篇文章都谈论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为了新中国》一文中,朱老师写道:“对我来说,无论是教书还是写文,都贯穿着学习,都使我得到提高,都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不学习,活得没有意义。”这篇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也许在很多青年学生看来,是那么的假、大、空,但了解了朱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习惯,看过他一本又一本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的人便不会妄下结论。他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白话,并且一直都在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求知”贯穿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不仅仅是学校里课堂上的文化知识,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几乎人人都知道“求知”的路径有很多,但是不是都能用心地、敏感地、及时地将所想所悟抓住,却得另说。在《我的退休生活》一文中,朱老师的六大活动分别是学习、自备资料库、讲课、开博客、写作、面向社会,不难看出,这每一项活动都一如既往地贯穿着“求知”这一主线。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在新信息的冲击下,常常感觉一转身就会被一股股浪潮冲得晕头转向,不知何处。也许有人会觉得老年人没有必要跻身于热闹的潮流中,本本分分地享受自己的老年时光就行。但米寿之年的朱老师认为老人也要有所学有所为,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坚持上课,接触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让自己的思想和他们保持统一;开博客,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思想见解,并吸取百家之长;面向社会,与时代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朱老师身体力行,告诫我们:多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是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切理由都是懒惰的借口!

再谈谈第二点。语言具有标志功能,每个人说话写文章的风格都会或多或少具备自己的言语风格。这也是和每个人的人生阅历有关。朱老师曾是汉口法汉中学的学生,法汉中学以“勤诚”为校训,即校歌所说“修业惟勤是务、立身必诚乃精”。也曾有报道说“法汉中学的学生太用功了,有些像神父。”朱老师本人和这样一个学风严谨,学习氛围浓郁的学校打了十三年交道,骨子里早已烙上“勤诚”的印记,所以他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对素材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挖掘,才得出结论,形成文字。

同时朱老师曾是李荣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办语音研究班的学生,曾聆听过丁声树、李荣、周殿福等老师的讲课,深受这些语言学大师们的谆谆教导,也将其“严谨、务实、精炼”的学术思想继承下来。查阅朱老师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篇幅一般不长,但却是典型的描写型,试图把每一点都用典型的充分的论据论证清楚,并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明白,既有严谨的学术论文特点,又有“科普读物,老少皆宜”的大众语文特点,让不同层次的人读起来都不费力。在《深切怀念丁声树老师》一文中,朱老师写到丁声树先生曾予以自己明确的启示:学习外语,学习普通话,学习异方言,……最重要的是能让别人懂。想必是极其推崇这些语言学大师的这一学术思想,所以朱老师在几十年的学习、写作中,都始终如一地将之贯彻下来,在自己说话、写字时总想着让别人懂,不让别人猜。

朱老师虽然已是米寿之年,但仍然想着如何为自己的家乡——武汉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众所周知,武汉方言是本地居民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汉语学和汉语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学术价值博大精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语用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资料已被湮灭,现在不能再任其式微了。因此,朱老师多方呼吁建立一所方言研究机构,组织一批熟悉并珍爱武汉方言的热心志愿者,从事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将一些宝贵的方言资料保存下来。这不也是一条漫漫求知路吗?可喜的是,听朱老师说:这个愿望已经有了实现的希望。

学习是一条没有捷径没有终点的道路,朱老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将求知之路坚定地走下去,也使我们这些后辈有了学习的榜样!

认识朱建颂老师纯属一次偶然的机会。研究生二年级时,我们开设了一门《方言调查》,在上这门课时,我们需要重学国际音标。当时的授课老师是阮桂君老师,在教授完所有音的读法后,他给了我们一个视频——朱建颂老师国际音标发音。于是我才知道在武汉方言这一领域,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而身为武汉人的我,对自己每天所说的话也是十分感兴趣的,毕竟母语是割舍不断的情。

后来在朱老师的得意门生——阮桂君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朱老师。朱老师也非常热心地邀请我去听了几次他关于武汉方言的演讲,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朱老师的新书《漫漫求知路——园丁集》出版后,朱老师又大方地赠与我新书。后来又得到机会写写对这本书的读后之感。

其实一拿到这本书就已经在感慨了,朱老师今年都已经近九十岁了,这本该是颐享天年,含饴弄孙,尽情享受悠闲退休生活的年龄,但依旧笔耕不辍,坚持为文化事业做自己的贡献,怎能让人不感动?!

 

《漫漫求知路》,朱建颂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