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舌尖上的武汉之豆丝

录入时间: 2021-01-15      浏览:311

舌尖上的武汉之豆丝(音频入口)

豆丝是武汉的特产小吃。它的普及率,是仅次于热干面与米粉的。豆丝的主要原料,其实是米,然后是绿豆。米一惯是很谦虚的,从稻谷时期起,就沉甸甸地垂着头呢,因此就让豆丝姓了“豆”。

武汉附近的郊县农村,春节前都有摊豆丝的习俗,当然还要揣糍粑、熬糖。25年前,我就亲手摊过豆丝。我至今还忘不了年前的冬夜,因为下过雨,或下过雪,村里一片泥泞。天黑得很早,屋脊与夜色融为一体,于是一方方金色的窗口在浓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明亮。从这些窗口里,传来嘎吱嘎吱的推磨声,以及炒热豆丝的大蒜香味儿。米和绿豆磨成了浆,再将油锅烧得辣辣的,舀一勺浆往锅里一旋,一张豆皮就吱溜吱溜地揭了起来。然后将豆皮叠折,用刀切成手指宽的“丝”。常常就有人循香而来,或是咯咯的木屐声,或是胶鞋踩在泥泞中的呱叽声,在窗口笑喊:“恭喜恭喜!”主人便吆喝住狗,开门迎客,主妇便飞快地切大蒜,用香油将刚起锅的豆丝再配以大蒜或瘦肉干炒,于是一盘香喷喷的炒豆丝便驱散了冬夜的阴冷与严寒。

豆丝可炒,可煮,但最负盛名的,是武昌的“老谦记”的干炒牛肉豆丝。正宗的豆丝,要用青山产的黄米粘、武昌产的绿豆。牛肉呢,当然是黄牛的脢子肉为佳,与丁香、桂皮、八角一起,用砂铫置旺火上煨,熟至六成,再小火续煨,熟烂后捞出切成片,再用牛肉汤烧煮成牛肉臊子。这样又可以做成牛肉汤豆丝。还有的餐馆,用肥肠做臊子,也别有风味。肥肠煨得糯烂,适合于牙齿过于温柔的爹爹婆婆们吃。

我个人的爱好,则喜欢吃牛肉糊汤豆丝,以及热干豆丝。不用臊子,像下热干面那样,用芝麻酱干拌,一个上午,连打嗝都是芝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