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扎高龙的人

录入时间: 2022-01-28      浏览:187

扎高龙的人(音频入口)

九十高龄的周大平老人平静地坐在那里。等我问起他扎制高龙的候,眼里透出的光是那般的柔和,像是见到一件心爱的东西,竟有几分梦幻的意思。

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字,从他嘴里一再地蹦出。鲤鱼洲,是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那就是高龙的诞生地啊。

他娓娓道来,我的眼前也出现了一幅幅图景,有的是浓烈的背景,似杨柳青的年画,有的却苍茫幽远,犹如清淡的写意。

在汉阳南太子湖、墨水湖、马沧湖环绕的水色之间,有一处叫鲤鱼洲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世代打鱼为生,日子过得悠闲而自在。每到春节,鲤鱼洲上的龙门寺总是热闹得很。龙门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寺名的由来也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据说唐朝时就有了。人们来龙门寺一是敬香拜佛,二是来看高龙表演。在寺前由寺庙住持祈福之后,高龙就一路舞着,从龙门寺舞到各个村庄,从正月初一舞到正月十五,家家都希望沾上高龙的福气,让日子过得富足美好。

周大平的祖辈也是打渔的,他家就住在位于鲤鱼洲中心地段的渔业村。从记事起,周大平就听到不少高龙的故事。长辈们有时会提起,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四海龙王普降甘霖,以解世上旱情,命城内三寸、城外四寸,不想东海龙王不服,于是两声喷嚏,滚下两滴龙涎,一大滴滴在城内,一小滴滴在城外,将雨量调了个,使得城内洪水泛滥,李世民龙颜震怒,命道长出身的宰相魏征持龙泉宝剑梦中斩杀,将东海龙王斩为数段,其截面均为八卦图示,中间的太极图黑白两点为龙涎水。于是从那时起,人们举起龙头以谢龙恩,感天地荫泽,谢祖宗庇护,求世间平,盼人寿年丰,佑儿孙满堂。

原来鲤鱼洲这位置,古时属“云梦泽”,是湖水纵横密布之地。一直盛传龙是依水而存,民间流传“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可上天”之说。鲤鱼洲、龙门寺这些名字的由来也大抵与此相关。高龙自古盛行于此,其龙头形似鲤鱼,也使高龙诞生鲤鱼洲有了承说之据。

自小,高龙就在周大平心中种下了根。不仅仅是去龙门寺看高龙表演,让他有了活的记忆,而是他的生活是跟高龙有着密切的关系。

冬季到来的时候,渔网也都挂了起来。闲适的时候,总得有点事做,打发时光。有的打牌,有的忙年。周家跟别家不一样,就赶着扎制一个个的高龙,等到正月时就要舞龙了。

“从我老爹爹那辈就了。”周大平说。他家的高龙扎得好看,也扎实,舞起来不易散。所以年年就沿袭下来,成了扎制高龙专业户。

儿时,周大平看家人扎制高龙时,还觉得平常,就如同打渔一样,等看到他家扎制的高龙被村民看得那么神圣,舞得那般欢快,就渐渐痴迷上了。

旧时在渔业村,高龙在人们心中近乎于神祗,敬为神龙。女人不能近龙,包括扎制高龙,看灯,接灯,全是男人。从正月灯节舞高龙时,必举行庄重肃穆的高龙开光与升天仪式。与其他传统祭祀一样,起扎开光与焚烧抢福都要举行十分庄重肃穆的仪式。而且必须在水边进行起扎,初八始开光夜,列摆供案,上奉牛羊之首,举行大祭,辅之新鲜瓜果。其间,由位尊年长者举号灯吟唱诵词,表达心愿,众人和之,或拱手,或跪叩,或扬臂呼应。

到了正月十五晚尽兴之后,实际上是正月十六凌晨,仍在湖边举行请龙升天入海仪式,再次吟唱一番,再持火把点化。不论男女老少、尊卑贵贱均合掌叩首,祈求神龙赐福。

高龙通体化为火龙之时,即为“抢福”之时,众人皆不畏火烤,争先恐后“抢福”。高龙的每一部分均与“福、禄、寿、禧”对应。比如,抢到龙珠者,吉兆财源广进,珠宝盈门。谁能分享龙须,吉兆长寿年,添丁加口,子孙满堂。抢到彩珠者,吉兆官运亨通,婚姻满……乃至高龙的每一片鳞甲都会给抢福者带来福气。

周大平了解了高龙的前世今生,就跟高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十八岁起,就开始学扎制高龙,从祖辈传承给他的扎制手艺,几十年来,他也在不断地摸索和改进。

说起高龙的扎制过程,周大平老人更是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老人指着身旁的微型高龙说,扎高龙,头是最要紧的。龙头的造型似鲤鱼头演变而来。托起高龙时,仰颈视之,要能见到龙额开阔,龙角粗壮,龙眼浑圆,龙须飘逸,龙鳞闪烁,龙嘴宽深,龙牙有序,口含龙珠滚动自如且有响声,这才叫到功夫了。所以对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从精从细。从扎制框架开始就讲求篾扎工艺的完整性。由于龙呈“乙”形状态,首先是比例尺寸要十分吻合,不能在数据上有大的误差,如果扎“扭”了,托举玩舞时重心将十分难以掌握。龙头的各个部位要定位适当、切点恰到好处,以确保整体比例协调,形象端正。龙节由于是切割式,又要有一体化的要求,两头的截面尺寸要计算准确,比例得当。一般从头截的正面与龙头的颈部后截面尺寸衔接,由此类推,直至连接高龙龙尾。

高龙被奉为神龙,色彩也是喜庆的。一般以红色为主,腹部以白色为主,背部以金色为主。以黑色和青色线条区分轮廓,如眉、眼、耳。高龙的龙珠扎制要圆满、灵活自如。每一片鳞片要依次粘贴,层层有序。由于不是满贴,需要保持鳞片的波动,所以的确是个“长工活”,必须“慢慢磨”。至于高龙的角、216鳍、齿、须的工艺点缀,不是“一抹涂”,而是要步步到位,绝不能偷工减料。

特别之处还在于,龙头的颈部截面、每个龙节的双截面和龙尾的截面,其太极、八卦符号也不是画上去的,是粘贴上去的,所以对剪刀工艺要求高。除了在色彩选择方面要明亮外,八卦的符号不能出差错,这就要求制作工懂得这些方面的常识,说得出子丑寅卯来。

由于龙头与龙身用竹子穿连时,以前一直是6个眼,做成的龙头呈蛇头形,不好看,也容易散。周大平通过摸索,发明8个眼穿连 ,让龙头呈狮子头型,不仅让龙头有气势,也更为扎实,成为渔业高龙区别于其他高龙的一个重要特征。

周大平老人是渔业队扎制高龙班的总教头,为武汉高龙这一独特工艺的传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他的悉心传授,已经带出一批扎灯高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长起来的杜志朋也勇于钻研,平展的龙尾做成盘龙形,又是一大发明,这也是渔业村高龙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另一个特征。

渔业队的高龙一年比一年做得精到,渔业队的高龙也一年比一年舞得红火。

“不为别的,就是喜欢。离不开。”

老人说了一句很直白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渔业高龙走到今天,不也是因为有这些痴迷而甘愿奉献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