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老武汉商业习俗一二

录入时间: 2020-11-10      浏览:542

王琼辉

市声入耳

市声,是那些从事交易的小行商、小摊贩,为使顾客了解自己经营的商品,自然而然用口头或做出各种表示,这就形成各种各样的市声。市声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查。

市声包括叫卖声和代声两种。叫卖声是直接说明所售商品的口头传承,内容带有极大的宣传性或诱惑性,形式多有节奏性或音乐性,小商贩用得最多。老武汉城里卖西瓜的小贩吆喝着:“谁吃大西瓜哎——青皮红沙瓤,甜如蜜来,尝一尝!”走街串巷的修棕棚床的师傅,肩背一只放着棕绳麻线和藤条的大口袋,一路喊着:“修理——棚子藤床。”扛着磨刀凳、磨刀石和小水桶的师傅反复朗声叫道:“磨剪子嘞——戗菜刀!” 记得一位卖五香豆的小贩喊着:“冰糖甘草五香豆,两分钱来买一包。”一位卖佐料的担子喊着:“葱姜酱醋大蒜头,糖盐味精小苏打。”朗朗上口,仿佛是念一副对子。卖麻花的挎着竹篾篮子白天由年轻人叫卖:“糖麻花,盐麻花,馓子枯麻花,咸宁金牛酥麻花。”叫起来声调高而脆,比较有生气。卖桂花赤豆汤的大多是浙江妇女沿街叫卖,武汉人往往听成“贵话耶——差的差”。因此武汉人有时对朋友的争执常说:“你那是上海人卖稀饭,贵话,差的差。”收废品的高喊:“玻璃洋铁皮卖。”小伢们编成笑话:“剥你娘的皮卖。”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吆喝是一种无形的招牌广告,由于它迎合了买主的心理,很能招徕生意。

               清末汉口卖甜食的摊贩

代声是以其他物器声音代替叫卖的一种标志。老武汉的挑担剃头匠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四处奔波﹑收费低廉。他们所挑的担子与众不同,一头是个上装镜子下带火盆的木头脸盆架;另一头是带小抽屉的长凳,抽屉放剃头工具,抽屉下面放一只盛水的小木桶。剃头匠一边赶路,一边会用一种称为“唤头”的铁器,发出响声,招揽生意。剃头匠之间还有许多行规俗约,如“唤头三不鸣”,就是过庙不鸣,以免惊动鬼神;过桥不鸣,怕惊动龙王;过剃头店不鸣,怕搅了同行的生意。

除极个别用吹奏声做代声外,绝大多数采用打击声。行医郎手里拿的串铃(环形的响铃,套在手上一摇便能发出清脆的响声);武汉过去的铜匠担上“咣嚓咣嚓”作响的金属串片;瞎子算命旁边有个小孩牵着,边行走边拉胡琴。

有人将叫卖声与代声相结合,效果更佳。20 世纪30 年代武汉街头的货郎,手执二尺余长一根木棍,棍上穿一面皮鼓(形与演唱大鼓一般大小,鼓身左右缀两个小木球,穿绳定位)和一面直径约二寸的小铜锣,同样缀两个小木球于左右;举手摇动就鼓锣齐鸣“噗冬冬当啷,噗冬冬当啷”。货郎吆喝:“雪花膏、美人胶,香水、香肥皂;冰片扑粉、爽身粉哎——蚊子一见就会滚,宝宝一宵睡安稳哎——”货郎这一串亦庄亦谐的吆喝,常常引来一些家庭妇女前来观看、挑选。

同样夏天卖冷饮的小贩总是一边使劲用小木条敲打着冰棍箱,一边吆喝着“雪糕冰棒,美丽牌冰棒”。过去武昌司门口鼓楼洞口,设有夏令应时小摊,摊头摆有一块人造冰,一侧是玻璃杯装糖水,有顾客到来,摊贩便用一小刨子将冰刨下一掬,放入杯中即成。叫卖时,摊贩手夹着刨子和玻璃杯,使得其相碰叮当作响,一边吆喝道:“刨冰一个大角子(一个铜元)一喝,又解凉又止渴!”

商业楹联

古往今来,经商者在店铺开业之日,均请文人出对,雅士命笔,题写对联,张贴于店门两侧门柱之上,或悬挂于店堂壁间显眼之处。商业楹联既可烘托喜庆气氛,又含有希望店里生意兴隆,财丰福远之意。其实,商业楹联的组合是十分讲究句词的诗情画意、精巧典雅的,一副好的商联不仅能美化门面,招徕顾客,而且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仍觉奇妙无比,意趣非凡,耐人寻味。

武昌显真楼照相馆开业不久,张之洞的幕僚梁鼎芬前来拍照,觉得拍的不错,曾为之题写对联:“孝友人家多厚福;江山佳处想当年。”老板严添承如获至宝,悬挂店门两旁,生意接踵而至。老汉口的街头巷尾常有卖自来水的水桩,有一处水桩小屋前贴的商联:“江汉自来水,水来自汉江。”下联是上联的倒用,点明这自来水的来源。这“挑水夫”在当时也有一副对子:“挑担一路赶求户,户求赶路一担挑。”盎然成趣。

在商联中多用于嵌字联,武昌司门口有家“张宝源”水果行,店堂上方贴过一副对联:“张罗四方美果梨桑栗棠香尔宝;源发千迢时鲜苹荔蕉蔗甜乃号。”这副商联,双头双脚共嵌有“张宝源号”四个字。像这种规格的提对,在汉口黎黄陂路上的“太平洋浴池”的门面上也有一副:“太清涤垢听是荡;平流除污望若洋。”汉口华清街上的“明园”浴池的商联更见佳妙,其进门屏风上写着“明来明往,一席拍波击浪,袒胸互白相照应;园幽园雅,几度驾雾腾云,洁身自好独领春。”这副商联双头嵌进“明园”二字,还把澡堂的景象含蓄地作了一番描述,非常恰当。

(节选自《武汉文史资料》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