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文献中的武汉春节习俗

录入时间: 2022-03-30      浏览:235

 王钢  葛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一场祀神祭祖的仪式,饱含着辞旧迎新的期盼和祈福纳祥的祝愿,也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历经千百年的积淀,武汉春节习俗异彩纷呈,流布在市井街衢百姓人家,见载于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今撷取不同历史时期各具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从不同侧面揭示武汉年俗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以多元主题反映武汉年俗文化的绚丽多彩,来呈现千百年来武汉春节习俗的传承与演变。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华典籍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文脉绵延千载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年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谈到武汉年俗源起,当首推《荆楚岁时记》。该书是南朝梁代宗懔(约501-565年)撰写的一部记录古代荆楚地区时令习俗的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

 

  《荆楚岁时记》书页(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湖北是古楚国的中心区,春秋战国时期武汉是楚文化向东南传播的通道。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地区在岁时风俗上保留有鲜明的楚文化传统。《荆楚岁时记》详述了腊月初八到正月末的荆楚地区年俗,不少所记述的年俗活动沿袭至今,为追溯武汉春节风俗起源提供了详实史料,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岁暮家家具肴蔌,谓宿岁储。以入新年也,相聚酣歌,请为送岁”等,与如今武汉人过春节放爆竹、拜长辈及除夕团年守岁如出一辙,堪称武汉地区传统年俗历千年而不改的见证。而像“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等俗今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提盒天天来送礼,汤圆春饼与年糕

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武汉春节习俗不断传承与演变。至清代,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地理上承东启西,绾毂南北,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交通优势与人口流动促进经济的活跃和文化的繁荣,由此形成兼容并包的武汉文化特性,武汉民俗也显现四方杂糅的风貌。

清道光年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又为世人留下一部“汉口岁时记”。其中关于武汉年俗的竹枝词不下十多首,诸如“元旦开门向喜神,皮衣皮帽簇然新”、“泛友浮交讲应酬,淡红名片教人丢”、“新年春酒竞相邀,轿子何嫌索价高。提盒天天来送礼,汤圆春饼与年糕”、“送灶一盘鸡骨糖,谁家舍得用黄羊”、“封门钱纸彩缤纷,门上春联吉语分”、“四官殿与存仁巷,灯挂长竿样样全”等,涉及拜喜神、投名帖、喝春酒、祭灶神、贴春联、玩花灯、接财神、团年、送礼、烧香等众多年俗活动,勾画出一幅多彩多姿的武汉春节风俗图。清代武汉年俗与宗懔所反映的南北朝之前年俗,已大有不同。以祭灶风俗为例,《荆楚岁时记》上记以乳猪与酒祭灶神,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则记述用鸡骨糖祭灶神,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武汉地区春节习俗的嬗变。

作为叶调元的同乡和诗友,清道光咸丰之际流寓汉口的施襄也赋有多首竹枝词,譬如“元旦黎明拜年忙,开门先向喜神方”、“娉娉袅袅坐如仙,客进门来即放鞭。满口请端元宝去,送郎元宝想郎钱”、“千门万户换春联,炮仗如雷红满天。有屋一间灯一盏,安排春格过新年”等,描述了拜喜神、端元宝(客来拜年,主人送上元宝茶,并连说:“端元宝,端元宝”,祝愿客人新年发财进宝)等汉口特色年俗,与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殷勤留坐端元宝,九碟寒肴一暖锅

民国肇始,移风易俗风行神州大地。洋俗、新俗蔚然兴起,但传统民风民俗仍大行其道,体现出中西习俗、新旧习俗的融合。在中国古代,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作“元旦”,亦名元日、元正、正日等。宋代王安石就写过著名的《元日》诗。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发布改历改元通电,改行公历纪年,并将每年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也就是俗称的“过年”。于是,出现阴历年与阳历年两个节日。为此,民初罗汉特作《汉口竹枝词·阳历过年》“冬至过完刚十日,大家唤作过新年”,以及《汉口竹枝词·阴历年》“着令改为春节日,任人鼓吹乐升平”,道出元旦与春节、新年与旧年并存的状况。由于社会风习一时难改,武汉民间依然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民国《夏口县志》云:“民国改用西历,政界从之……若乡民之于岁时伏腊,只知中历,不知有西历矣。”

若论及记录清末民初武汉年俗较丰富的文献,当属1915年徐焕斗纂修而成的《汉口小志》。这部汉口地情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对汉口年节习俗的记载十分详尽,使人重温武汉年俗旧时风情。例如写正月礼俗:“男女早起,肃衣冠,焚香烛楮钱,拜天地家神,卑幼拜尊长,名曰‘拜年’。爆竹开门,向喜神方拜,名曰‘出方’……各于门首插松柏枝,贴五色钱纸”,“元日、二日皆停止贸易,不扫地,不取火,不打水,蔬菜皆先熟以备用,谓之‘压岁’”等;围绕除夕之夜,则逐一记下祀灶、辞年、团年、守岁、燃爆竹、烧松香等活动。在春节习俗的描述上,《汉口小志》与清中后期叶调元、施襄的《汉口竹枝词》颇多共同之点,也有互补之处,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武汉年俗的历史全貌。

1926年《武汉快览》年俗部分亦较为详细,虽与《汉口小志》所记大体相同,但着重描写了初五财神日、初九上九日、十一试灯节、十五上元节等节日,并对如何款待拜年客人叙述甚详:拜年客来,多留下吃元宝茶,或摆果盒以待。大户人家有用九子春盘、一暖锅,或用四小碗,以筵宾客,有用盐茶蛋、米泡者。闻客敲门,皆曰‘有慢’。客必曰‘开财门’。客不见主,必留名帖(元宝茶系用桂圆、红枣、莲子煮熟者。果盒有四、五、七格之分,均用糖食、瓜子、蜜饯等。九子春盘系一方盒,内分九碟,装腌腊及新年时令喜庆诸菜。暖锅中有火突用木炭,锅内盛鱼圆、肉圆、豆腐合煮)。这段内容不仅可作《汉口小志》的补充,更与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所言“主客相逢吉语多,登堂无奈磕头何。殷勤留坐端元宝,九碟寒肴一暖锅”一脉相承,武汉春节特色习俗的传承可见一斑。

集体团拜、慰问演出蔚然成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为之丕变,武汉春节习俗也焕然一新,不少年俗活动被赋予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表现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发展。春节期间,开展集体团拜、文艺汇演、军民共庆、工农联欢、慰问演出等蔚然成风,汉剧、楚剧、道情等颇具武汉特色的曲艺表演登上群众文艺舞台。记录武汉年俗的文献载体形式更趋多样化,图书、报刊、画册、照片、票券、奖状、纪念册、宣传单等不一而足。

1957年出版的《汉水铁桥》画册为例。1954年大年初一,武汉学生来到武汉长江大桥配套工程汉水铁路工地,向节日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建桥工人拜年,并与他们联欢共迎新年。画册聚焦了这一洋溢着幸福年味的感人瞬间,配文写道:“武汉市人民没有一刻忘怀过在汉水铁桥工地上的亲人们,学生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在正月初一的清晨给建桥的工人们拜年,并且表演了精彩的文娱节目,以祝贺建设者们宏伟的成就”。画册上学生与建桥工人联欢的照片,还被放大洗印,广为宣传。

再以一张职工运动会奖状为例。1959年,武汉市纺织管理局举办武汉市纺织系统春节职工田径自行车运动大会,并为“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不断放出卫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大批机智、勇敢、坚毅、顽强和集体主义的体质强健人材”颁发奖证。这张铭刻着时代印记的奖状,承载了武汉纺织管理局为丰富职工春节文化生活,强健职工体魄,激发工作干劲而举行运动会的历史记忆,见证了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拼搏进取,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新时尚、新年俗精彩纷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武汉春节习俗在沿袭传统年俗的同时,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很大改变。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年饭看春晚成为保留节目。市民拜年方式除登门拜贺外,还扩展到寄贺卡、打电话、发手机短信、QQ和微信拜年。购物、旅游、逛庙会、看贺岁片、去剧院看演出、到文博场馆观展等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时尚、新年俗。

武汉各城区街乡组织的龙灯队、腰鼓队等也为市民带来新春文化盛宴。《楚风楚俗》《湖北民俗志》《武汉市志》等地方文献,让人从中一睹新时期武汉年俗的丰富多样。还有那一张张“全家福”照片,定格了家家户户团圆过年的幸福时刻;一枚枚舞高龙、舞狮子明信片与剪纸,表达了武汉人迎春接福的美好愿望……

晚清《点石斋画报》上登载的武昌年俗“跳狮”

狮子在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晚清影响广泛的《点石斋画报》曾刊载“跳狮”图画,并配文介绍腊月至春节期间,武昌城有民间舞狮卖技者当街表演,以三四十条长凳叠起数丈高台,舞狮人腾跃翻滚,猱升至顶而舞,技艺高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当时独具魅力的“跳狮”之俗。时至今日,舞狮子多为两人,一人舞头,一个舞尾,表演狮子抖毛、抓痒、睡觉、跌扑、翻滚和狮子滚绣球等动作。笔者珍藏着一幅已故汉派剪纸艺术大师蒋在谱的“狮子滚绣球”剪纸。该作品构思奇巧,色泽艳丽,雕刻精细,层次清晰,生动传神,寓意吉祥,极富艺术感染力,弥足珍贵。细细观之,狮子的翻腾跳跃之姿、娇憨可爱之态跃然纸上,扑面而来的还有那一股温馨的年味。

来源:《档案记忆》2022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