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楚天晴川第一楼——晴川阁

录入时间: 2020-08-06      浏览:587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坐落在武汉市长江北岸、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面临长江,背靠龟山,与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夹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珠联璧合,蔚为壮观,被称之为“天下绝景”。晴川阁亦被称为“楚天晴川第一楼”,明代“公安派”学者袁宏道将武汉的黄鹤楼和晴川阁、湖南的岳阳楼、襄阳的仲宣楼并称为“楚四名楼”。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明清时期著名戏剧作品《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等,都曾登临晴川阁并留下广为传诵的诗句。

历史沿革

晴川阁始建于1526年(明嘉靖五年),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的功德,专门修建了禹王庙(禹稷行宫)和这座阁楼。阁名取自唐朝大诗人崔颢著名诗词《黄鹤楼》中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两字。

晴川阁自兴建以后,几经废兴,先后进行过5次大的维修增建和2次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将士在历时40天的“阳夏保卫战”中,在汉阳龟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以致晴川阁在战火中遭受重创。1934年的一场风灾,更是雪上加霜,将风雨飘摇中的阁楼彻底摧毁。现在的晴川阁,是1983年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在原遗址上进行复建的。整个阁楼的建筑形式和形态沿袭和保留了晴川阁原有的“气势雄浑不失灵动”“端庄凝重不失飘逸”的艺术风格。

传说典故

据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首领们一致推荐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大禹改变了父亲治水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了大海里。从此,百姓们又可以在地面上种庄稼了。

大禹治水时,不畏艰险,不怕劳苦,戴着箬帽,拿着锹铲,带头挖土、挑土,与老百姓一起劳动,他的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令大家十分感动。更让大家敬佩的是,大禹受命去治水的时候,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治水而到处奔波。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曾有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是他都没有进去。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动了天下许许多多的百姓和官员。禹王庙和晴川阁的建设,就是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大禹治水的功劳,学习大禹为人民造福的精神。

景点览胜

晴川阁由三大主体建筑构成,即大禹治水纪念地一一禹稷行宫、历史文化名楼——晴川阁、三国历史遗迹一一铁门关及其系列附属建筑。

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原名禹王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所在地相传是当年大禹在汉治理洪水时的驻足之地,并立于晴川阁西南侧,曾数度毁建。明代天启年间,改禹王庙为“禹稷行宫”。同时,在原来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十八位跟随大禹治水的先贤。现存建筑为1864年(清同治三年)重修,占地350平方米。其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带墀头布瓦屋顶,屋脊微呈凹形曲线。中轴线两侧卷棚吊顶廊庑与宫室连通,形成长方形天井。其西侧有一个院落,院外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禹碑亭。亭内立有毛会建于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所刻禹碑残片及摹刻的毛会建禹碑石刻。

晴川阁旧影

晴川阁是汉阳知府范之箴修葺禹王庙时在其旁增修的一栋“飞甍绮疏,层轩曲楯,宏敞骞峙”的楼阁,目的在“志大禹之功德于不忘”。

睛川阁主楼占地面积386平方米,通高17.5米。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充分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同时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屋脊装饰上运用了与北方建筑不同的“鱼龙吻”,除有避邪的含义之外,表现出南方水乡泽国的的民俗风情。


铁门关

铁门关紧邻龟山。龟山素有“江汉门户,武汉脊梁”之称,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期,距今1800余年。《明一统志》上有着“吴魏相争,设关于此”的文字记载。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赤壁大战,吴蜀联手“火烧连营”后,逐渐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后为了抗衡魏蜀,孙权特在龟山东麓修筑了这一军事要塞。因其左倚龟山,右控禹功矶,易守难攻,坚不可摧,故名铁门关。其后数百年,铁门关历经多次攻守大战,以险固闻名于天下。

据《汉阳县志》记载:铁门关在历史上是屡建屡毁、屡毁屡建,遭到毁灭性破坏则是在明代末期。1993年,武汉市拨出专款在原址上重建铁门关。复建后的铁门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通高15米。城楼为二层重檐歇山式建筑,翘戗飞檐,翼角升腾。随檐而出的麻石台阶、色彩绚丽的彩绘藻井、古色古香的红墙朱柱向游客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与凝重。

在铁门关和禹稷行宫之间,有一座四角攒尖的小亭子,亭子中间矗立着一块刻满奇特怪异文字的石碑,它就是人们至今猜测不透、难以辨识的禹碑。禹碑,又称岣嵝碑,为纪念大禹治水功德而立。碑上共有文字77个,既非甲骨文,又非石鼓文,字型奇特难辨。

(原载《武汉城市圈风物揽胜》,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