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古籍中的武汉中秋记忆

录入时间: 2022-01-04      浏览:468

 王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古至今,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总能激起世人别样的兴致意趣,或望月思亲,或托月寄情,或月下欢聚,演绎出绚丽多姿的中秋习俗。那么,旧时武汉人是如何过中秋的呢?清代以来,记录武汉民俗风情与社会变迁的竹枝词脍炙人口,加以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方志史书佐证,让我们从地方文献中得以一窥老武汉的中秋节习俗。

拜月

拜月,古人称之为“拜月祭”。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拜月祭”习俗也大同而小异。旧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祀灶”之说,因而拜月多为女子之事。如清道光年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云:“中秋云是闺人节,瓜果中庭礼月华”。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武汉家家户户在庭院中、屋檐前,摆上香案,摆好月饼、石榴、糖果等食品,其物必圆,其数宜双,寓意“年丰”、“团圆”、“好事成双”。妇女手拈一炷香,望月顶礼膜拜,心中默念许愿,或祈求姻缘美满、万事顺意,或祈愿亲人康健、阖家幸福,然后与家人共赏明月,分食月饼。如有亲人远游在外,则留下一份月饼,以示思亲不忘之意。

1915年《汉口小志》亦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俗云太太节。正花好月圆时也。以瓜饼相馈,设酒食赏月,候月华。”1926年《武汉快览》的记载大同小异:“遗月正中时,焚香楮祀之,设酒食赏月。”民初罗汉《汉口竹枝词·中秋》也写道:“良宵最好是中秋,望月家家上翠楼”。从拜月到赏月,无不蕴涵着武汉人以月寄情,渴望团圆美满的心愿。

罗汉《汉口竹枝词·中秋》

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饼视为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阖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中秋夜,团饧为饼,比户皆然。”(清同治《江夏县志》)“中秋日竞尚月饼,各相馈遗,而卖饼家日夕纷制以供买者”。(清道光年间范锴著《汉口丛谈》)过中秋,月饼不仅是武汉人赏月席上的主要食品,也是武汉人互相馈赠的必备礼品,备受欢迎,供不应求。至于月饼的形状,以圆形为主,寓意团团圆圆;大小则参差不一,大如盘,小如碗;品种琳琅满目,口味各具特色。

“碧天如水月如瑶,卖饼人家设色饶。纱罩纱笼千百盏,中秋端的胜元宵。”在旅居汉口多年的浙江乌程人范锴笔下,汉口中秋月色皎洁晶莹如美玉一般,卖饼人家制作的月饼花色繁多而诱人,悬挂于屋前的千百盏纱笼灯璀璨夺目,如此的中秋佳节真的胜过元宵节啊!“买得中秋团月饼,回家一笑唤儿来”。(民初鄢少麟《武昌中秋竹枝词》)为了“应节”,就买些新鲜出炉的月饼赶回家,呼唤孩子快来品尝月饼的香甜吧。

踏月

踏月是中秋夜武汉女子的一项集体娱乐活动。清嘉庆年间,周乔龄的《中秋夜汉口竹枝词》有云:“游女如云汉水偎,衣香人影故徘徊。宵行多露侬知畏,贪看秋光踏月来。”说的就是中秋夜汉口女子踏着如水的月光,成群结队出游嬉戏的情景。放眼望去,汉江边游人如云,女人们衣香鬓影,逡巡于花前树下,尽览秋光月色之美。这个活动亦称“游百病”,意即女伴中秋外出夜游,可保佑家人身体健康,消除百病。如清末江夏人王景彝的《吾乡中秋竹枝词》所言:“红袖相携唱踏莎,满城儿女夜游多。果然能使沉疴起,不祀神农祀素娥”。

送瓜

送瓜是旧时武汉中秋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曰:“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信应谁家。”说的是亲友中如哪家媳妇久婚未孕,中秋节时就让一个小男孩怀抱南瓜,骑马或坐轿,一路敲锣打鼓,向不孕女子家中赶去,以祈福好运降临,早生贵子。

汉阳人徐志与叶调元处同一时代,对送瓜习俗也是感同身受。他同样作过一首“送瓜”《汉口竹枝词》,词云:“桂子盈盈白露凉,育儿心切晚添妆。蓬门少妇金闺女,并作瓜田一夕忙。”叶调元为之注释:“俗于中秋之夕,锦彩饰棚,设瓜其中,灯火鼓乐,群送于戚友家,谓之送瓜;受之者必备酒食,以犒来众。妇女欢迎,咸庆多子之兆。盖取‘瓜瓞绵绵’意也。”“送瓜”之举好意难却,更何况事关子嗣绵延、家族繁衍,受瓜人家对送瓜者那是盛情款待,如同操办喜事一般。女子得瓜即食,以求怀孕得子。

1909年刊行的《吴友如画宝·风俗志图说》中配有一幅《送瓜祝子图》。图画呈现的是送瓜队伍抵达受瓜之家的场景,现场气氛欢乐而祥和。并附上一段题词:“汉口每值中秋月夜,凡娶新妇之家数年不育者,各亲友相约集资作送瓜之举,取瓜瓞绵绵之意也。如缙绅之家前导用衔牌执事,如中户人(家)仅用什锦锣鼓,间以细乐。其中扮有麒麟送子手捧南瓜,其次有太保轿,有豆蓬瓜架亮伞,殿以丑、旦二人,丑挑马子,旦挈虎子,插科打诨,次第偕行,使观者轩渠。乃至受瓜者之门,预有多人衣冠出迓,接入内庭,捧瓜者将瓜送于闺中,乃设盛筵款待而散。如次年妇果得子,须复请送瓜诸人,开汤饼宴以谢之。”1933年出版的《武汉指南》亦记载,中秋节“俗以鼓乐送瓜,可预卜得子之兆”。由此可知,中秋送瓜的习俗,民国年间仍流行武汉。

《送瓜祝子图》

摸秋

武汉旧时有“中秋中秋,送子摸秋”之说。女子婚后不育,企盼得子,其家人就趁中秋夜到别家瓜园偷摸瓜果,“得瓜者男祥,得葫芦女祥也”(清同治《江夏县志》),意为摸到瓜预兆生男,摸到葫芦预兆生女。家人将偷来的瓜置于妇人床下,保佑妇人早日生子。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为偷”。是日,园主明知有人偷瓜,也不会制止,反以能成人之美为乐。由于是中秋夜偷偷摸摸去做,所以叫“摸秋”。有趣的是,清乾隆《江夏县志》则言:“得瓜者女祥,得葫芦男祥也。”不知是风俗有变,还是笔误。

无独有偶,清代武昌司门口藩台衙门前放有一对石狮,求子妇女往往于中秋月夜步行前往,摩挲石狮不已,谓“主宜男之兆”。好事者美其名曰“摸秋”。棣华馆生《鄂垣竹枝词》中有一首咏其事:“拂拭双狮戏绣球,偏关嗣续许祈求。怜他妇女情痴甚,争向司门去摸秋。”

与摸石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摸石龙首。同治《江夏县志》载:“城中滋阳桥石龙首,少妇争往抚之,以为禖祷。”清代,江夏县城(今武昌区)紫阳湖景色绝美,为游玩胜地。湖上有座滋阳桥(即紫阳桥),桥上的石龙首活灵活现。中秋节,少妇竞相前往抚摩石龙首,祈愿生子。就紫阳桥“摸秋”一事,王景彝的《吾乡中秋竹枝词》也写道:“涂山剖石古曾传,炼石抟人一转关。就使摩挲真应手,生儿也带一分顽”不同的是,这首竹枝词的原注注明:“紫阳桥旧多玲珑石,妇人以是夕暗摩石窍,谓可生子。”是摸石龙首还是玲珑石,或石龙首就是玲珑石,对于“摸秋”的女子来说已不重要,只要能满足她们生子的愿望便足矣。

玩荷灯

相传元朝末年,白莲会(明代称白莲教)起义失败,江夏县有母子两人均为教徒,因为要摆脱搜捕者,就藏身湖中荷叶下,却不幸淹死。自此每年中秋之夜,当地人就让孩子们玩荷叶灯,既是悼念这两名殉难者,也寓意为潜伏下来的起义军照路。

荷叶灯制作方法不难,将一张荷叶连柄摘下,从荷叶中心叶柄之处穿一小孔,再插上一支点燃的蜡烛,一盏荷叶灯即大功告成。“毕竟莲花工变化,绿衣今又换红妆”(王景彝《吾乡中秋竹枝词》)。在烛光的辉映下,一袭绿衣的荷叶镀上了一层红色,好似换上一身红装。中秋节之夜,孩子们兴高采烈呼朋引伴,手提荷灯游走大街小巷,往往玩到深夜才散去。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是夜,小儿各执荷盘,燃烛于上,周行坊市,传为吊贺文忠也,亦角黍投江之遗意云”。

文忠是明代官员贺逢圣的谥号。贺逢圣,江夏人。明末大臣。饱有文才,清廉自守,刚正不阿。因讥讽湖广建魏忠贤生祠事,被革职,后复官。崇祯九年(1636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又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两次入阁,身居显位,却两次辞官。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张献忠领兵攻入江夏,贺逢圣投墩子湖而死。江夏曾建有贺文忠公殉节处碑亭、贺文忠公祠,以示缅怀。“角黍投江”,相传为屈原投汨罗江之纪念,相沿成习。因而,玩荷灯又多了一层祭吊贺逢圣与屈原之意。

叠瓦塔

“乱石堆成三尺台,合尖也似七层开。儿童妙具双钩手,翻出浮屠缩本来”。王景彝的《吾乡中秋竹枝词》描写了中秋节儿童游戏叠瓦塔。据同治《江夏县志》记述,中秋夜叠塔始自儿童,小孩们争相用石块堆砌成小塔,塔中放置点燃的蜡烛,烛光映照得宝塔灯火通明,因而叠瓦塔又称中秋塔灯。孩子们围塔游戏,不亦乐乎。之后该活动逐渐推广开来,人们“聚瓦堆砌,高者丈余,烛影灯光,玲珑有致。月上时,群具衣冠,拜其下,鼓吹喧闹,饮酒欢呼,自宵达旦”。叠瓦塔故又名“宝塔会”。

游鹤楼

“观音拜罢入城游,莲步姗姗上鹤楼。”“鹤楼游罢又长街,货肆新开左右排。”(民初鄢少麟《武昌中秋竹枝词》)因为地理上的便利,对于武昌人来说,中秋节游黄鹤楼不失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实际上,武昌人游玩的是为纪念张之洞而建的奥略楼,真正的黄鹤楼已焚毁于清同治十年(1884年)。奥略楼坐落于黄鹤楼故址附近,为三层中式传统楼阁,形制上仿黄鹤楼,故常被游人误识为黄鹤楼。虽然此楼非彼楼,但并不影响中秋节武昌人登上奥略楼,俯瞰三镇、纵目楚天的兴致。游罢奥略楼,再逛下武昌长街(今解放路),买几件心怡之物,更是美事一桩。

搓麻将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中秋佳节,亲友满座,麻将自不可少。鄢少麟的《武昌中秋竹枝词》就描述了一幅武昌女人搓麻将景象:“傍栏赏月又看花,围坐同将麻雀叉。直到八圈圈到底,夜深兴尽各还家”。赏了月,看了花,就搓几圈麻将吧,尽兴而归,方不负这良辰美景。

其实,老武汉的中秋习俗可不止于此。“早餐勿用荤腥品,只为今朝拜释迦。”“未入殿门便下车,罗裙贴地拜神娲。”“菊花烂漫炫秋光,色色飞春斗短长。”“今夜冰轮月正圆,多沽美酒赏婵娟。”……从鄢少麟的《武昌中秋竹枝词》等地方文献中,我们发现旧时武汉人过中秋真可谓丰富多彩,既拜佛祖又拜女娲,既赏菊花又饮美酒等风习不一而足,加之“拜月”、“踏月”、“送瓜”、“摸秋”等习俗,共同描绘出一幅异彩纷呈的老武汉中秋民俗风情画。

来源:《档案记忆》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