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典籍中的武汉端午风俗

录入时间: 2022-07-07      浏览:178

王钢

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人们出于迎祥纳福、驱邪避祟的愿望,衍生出祭祀、竞技、饮食、避害、娱乐等端午节特有习俗。追念先贤的文化内涵,祈福辟邪的风物习俗,欢乐热闹的节日氛围,让端午节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俗趣味,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最淳朴的祈愿和追求。历代文人雅士对端午节颇多偏好,留下不少有关端午节的典籍著述,也记录下武汉地区端午节风俗的传承嬗变,让今人得以一窥丰富多彩的武汉端午风情,领略到博大精深的端午节俗文化。

赛龙舟

赛龙舟又名划龙船、龙舟竞渡等,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此俗源于楚人祭祀屈原。由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是中国最早专记古代荆楚地区时令风俗的著作,书中对端午节俗记之较详。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云为伤屈原之死,故以为舟楫救之。”唐代徐坚等所著《初学记》亦云:“竞渡,俗谓是屈原死汨罗日,伤其死所,并命将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

“午日龙舟闹江水,楚俗相传吊屈子”。在荆楚大地上,龙舟竞渡代代相传,始终不辍。每逢端午节,武汉三镇都会举办龙舟竞赛,汉口多选在汉水入江口一带竞渡,特别是以龙王庙、集稼嘴、武圣庙等地赛龙舟者居多;汉阳则是月湖。清嘉庆《汉阳县志》记述:“端午日,以角黍、蒲觞相饷,自望日招徒侣,操龙舟,伐鼓振金,于月湖、大江飞渡,争胜以为乐。”

清中叶,浙江余姚人叶调元两度流寓汉口,就其所见所闻,写下众多“眼前无字不传神”的汉口竹枝词,也包括数首赛龙舟竹枝词,为研究此俗保留下颇具价值的参考史料。其时,武汉划龙船选手的组成与装束很有特色,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明言:“划船水手四五十、五六十不等,不待雇募,闻鼓自来;皆扎包巾,穿半臂,各如龙色。出此费者,谓之标船。河岸搭抬挂红,本船开头、停泊,必吹打、放炮,以助声势。此小河(即汉水)竞渡之大略也。”赛龙舟时,各船上“指挥”挥动令旗,调度水手动作频率。水手跟着鼓音节奏,动作整齐划一,奋力向前划行。叶调元亦有诗为证:“舵手篙工共逞奇,桨声要与鼓声齐。”对于龙舟竞赛的浩大声势,叶调元更有着精彩描述:“万桡齐举水飞空,两岸喧呼助势雄。抢罢对江船渐散,小河一片夕阳红。”

楚地端午有大小之分,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武汉民间向来以小端午为节,但大端午驱瘟习俗也盛行一时,并伴以龙舟竞渡。清人范锴所著、成书于道光初年的《汉口丛谈》,为首部叙述汉口兴衰的乡邦史书,涉猎广泛,史料详实,尤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端阳节汉口送瘟神及赛龙舟活动,读来引人入胜。文中写道:“楚俗以五月望日为大端阳节,剪纸为龙船,中坐神像。自朔旦起,至十八日止,鼓钲爆竹,灯火喧阗,昼夜不辍,处处皆然。杨林口(今汉口武汉关下游一带)为更盛。数十人驾一小舟,众桨齐飞,疾如风雨,鼓声、人声与水声相应。岸上观者如堵,谓之龙舟竞渡。亦有士女,坐四柱青幔之船,竹帘旁挂,肴酿笙歌,出游助兴。土人云:‘将以驱瘟疫也。’”从五月初一至十八日,人们剪纸为龙船,内装瘟神像,抬着纸龙船出游送瘟。与此同时,龙舟竞渡也如火如荼上演。

《追踪屈子图》(龙舟竞渡)

“竞渡本非游戏事,楚江无复吊三闾”。(民初罗汉《汉口竹枝词·端阳节》)由于龙舟竞渡赛况激烈,容易引发纷争和械斗,民国年间一度被武汉官方禁止。1933年版《武汉指南·礼俗方言》也称:“江边龙舟竞渡,以吊楚之屈原。民国以来,竞渡之风已禁。而纪念屈大夫之意,千古不泯也。”龙舟竞渡遭禁,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亘古不变。而对于武汉开禁赛龙舟一事,罗汉又写下“端阳佳节近何如,警禁龙舟亦革除”,表达出一丝欢悦。

武汉解放后,汉水赛龙舟减少,龙舟竞赛改在武昌东湖等处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后,龙舟竞渡所蕴涵的信仰文化逐渐被削弱,而其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的社会功能愈发凸显,日益成为武汉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项目,甚至发展为国际性水上竞技体育赛事。

吃粽子、艾糕

如同汤圆之于元宵节,月饼之于中秋节,端午节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形成一些富于浓郁节日特色的饮食,如吃粽子和盐蛋等。粽子不仅是一种传统节令食品,更代表着端午节的一种文化符号。

古代,粽子又叫“筒粽”、“角黍”。“筒粽”,是用竹筒装米烧煮而成;“角黍”,则因粽子形状有棱有角,内包黍米而得名。早在晋代,粽子就已作为夏至节令食品脱颖而出。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两百年后的南朝时期,由于祭祀屈原进入端午节习俗意义之中,粽子也从夏至节令食品转移至端午节中。这一食俗的文化意义因演绎扩展到屈原的爱国精神上,从而使端午节食俗更富魅力。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道:“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后,楚地百姓出于对其崇敬和怀念之情,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水中祭吊。《荆楚岁时记》亦载:“屈原以夏至日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由于蛟龙畏楝,楚人为防江中蛟龙食竹筒米,又以楝树叶塞竹筒上,以五色丝缠扎之,使蛟龙恐惧而不再窃食。端午粽便由此而来,之后相沿成俗,历千年而不衰,而且花色品种更趋繁多。

“艾糕箬粽庆端阳”,从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不难想见,端午节武汉满城飘散着浓郁的艾草香,家家户户忙着包粽子、做艾糕、煮盐蛋。用嫩艾和糯米粉制成的艾糕色泽翠绿,软糯香甜,爽口开胃。至于那滑而不腻、糯而不黏、香软可口的粽子,更是别具风味,令人大块朵颐。1915年徐焕斗《汉口小志》载:“以箬叶裹糯米为糉,亦曰角黍”,与《风土记》所言大体相同。民国《新辑汉阳识略》也说:“午饭吃盐蛋、粽子”。当时吃粽子和盐蛋的节庆饮食习俗,与如今武汉人过端午的风俗可谓一脉相承。而艾糕则被绿豆糕所取代。

悬艾蒲、沐兰汤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荆楚人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荆楚旧俗,五月初五日,楚人都到野外踏青,并采摘艾草束扎成人形,悬挂门上,防病驱邪。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为一种药草,味浓烈,有驱除蚊蝇、净化空气的作用。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味苦辛,具有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药效。端午时近夏至,天气转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由鬼邪作祟引起,故采来艾蒿和菖蒲,将其插于门楣,悬在门框,意在驱毒禳邪。因端午节每家每户均挂蒲艾,端午节又名蒲节。《武汉指南·礼俗方言》谓:“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蒲节。家家均以蒲艾插门旁。”

《悬艾人图》(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节也称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为预防生病,古人就以兰草汤沐浴。所谓兰汤,就是用艾叶、菖蒲、兰草等香草煎水而成,其气味芬芳馥郁,故又称香汤,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之效。《楚辞》中便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叶调元也写下“浴垢新煎百草汤”的汉口竹枝词,并加以注解“午后浴堂煮百草汤”,描绘了他亲眼所见的煮百草汤场景。端午节这天,遍布武汉大街小巷的浴堂用艾蒿、菖蒲等草药煎煮百草汤,供人们前来沐浴。就药材与制法而言,百草汤与兰汤如出一辙,说明沐兰汤这一习俗经过千年沿袭,至清中叶的武汉仍十分盛行。1926年版《武汉快览》亦载:“妇女小儿佩艾,佩香囊,或以艾叶洗澡”。可见,从清代至民国,武汉人不仅悬艾佩艾,还用艾叶煮汤浴身,沐兰汤洗涤尘垢,防疫袪病。端午沐兰汤已逐渐消失。今人利用艾蒲芳香药性防疫,悬艾之俗在武汉依然尚存。

饮雄黄酒、菖蒲酒

荆楚古俗,端午楚人采百草,制药品,取雄黄或菖蒲浸酒,为辟瘟疾等所用。在没有消毒剂的古代,人们用研磨成粉的雄黄泡酒,以杀菌驱虫,祛毒解痒。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辟邪痛饮雄黄酒”,就形象描写了武汉人为了应景和辟邪,过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作者用“痛饮”两字只是形容人们欢庆节日的心情,雄黄性温味辛,虽能清热解毒,但它颇具毒性,用酒冲服其性更烈,所以不能“痛饮”,以致很多人以普通黄酒代替雄黄酒。

雄黄酒除可饮用外,还有诸多功效。《汉口小志》称:“五月五日为端午……是日饮菖蒲雄黄酒,涂朱砂、雄黄于小儿额及五官,以厌疾病,亦有以砂雄洒地辟蛇蚁者”。1946年版《新武汉指南·礼俗物产方言》曰:“小孩以雄黄书一‘王’字于额前,据称可避毒疫。”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给其耳鼻额、手足心等处涂抹雄黄酒,并在小儿额头用雄黄酒画一“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并将雄黄酒、朱砂酒喷洒在墙角、床底等地,以避毒虫。

“五月五日为端阳节……是夜,妇女以荆条拂帐中,向外驱之,谓夏时蚊虫可以绝迹。”(《新武汉指南·礼俗物产方言》)“捕蟾蜍,取汁以治肿毒。”(《汉口小志》)由于端午节这天,人们插艾条,悬菖蒲,沐兰汤,饮雄黄酒,杀虫灭菌,驱秽消毒,端午节成了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正如民国喻血轮在《绮情楼杂记》中所言:“武汉爆竹店,并于是日制售雄黄爆,于室中暗陬燃放,可杀虫蚁。盖端午为夏令之始,虫类滋生,藉此作一次扫灭,亦古代卫生之法也”。

关于菖蒲酒的制法,《荆楚岁时记》云:“端午日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即把菖蒲分成丝缕或切碎浸泡酒中酿制而成,利用菖蒲的药效达到祛疾除疫、强身健体之目的。从《汉口小志》“是日饮菖蒲、雄黄酒”句中可知,民初武汉人不仅端午饮雄黄酒,也有喝菖蒲酒的习惯。一边吃着清香美味的粽子,一边饮着醇厚芬芳的菖蒲酒,过去武汉人端午节过得可谓惬意十足。现今,端午节饮雄黄酒与菖蒲酒已不多见。

挂钟馗像、插端午旗

端午节,武汉民间有“避五毒”之俗,所谓五毒一般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有民谚道:“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人视农历五月五日为毒月毒日,由此产生种种辟邪解毒、祈求平安的习俗。旧时武汉人每到端午,除在檐下门前悬艾蒲外,还在厅上堂前挂钟馗像,插端午旗。

清道咸之际流寓汉口的浙江余姚人施襄,为叶调元的同乡兼诗友。两人诗词唱和,留下不少竹枝词佳作。在施襄的妙笔下,清代武汉人驱邪镇宅呈现这般景象:“艾绿蒲青重午时,家家一月挂钟馗。谁贫谁富从何辨,只看堂中端午旗。”民国《新辑汉阳识略》也称:“及端午,锦堂上悬钟馗像,门上插菖如蒲、艾叶。谓五月为毒月,借以驱疫。”钟馗貌丑而威猛,是传说中能捉小鬼食之的大鬼,也是老百姓争相供奉的门神,在厅堂居室悬挂钟馗像,寓意禳除鬼怪。端午旗上画有毒蛇蜈蚣蝎子等五毒。在中堂牌位前插一面端午旗,以示驱避诸毒。一般人家的端午旗为纸制,较为粗糙;而有钱人家的端午旗则十分讲究,花费不少。所以端午当天,“各买端午旗一枝,大家有费一二十金者。”(叶调元语)无论是挂钟馗像,还是插端午旗,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的朴素愿望,而今在武汉已少见。

吃黄鳝、食蒜泥

每逢端午佳节,荆楚先民有吃“五黄”的传统。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星罗棋布,水产资源丰富,为鳝鱼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鳝又名鳝鱼、长鱼,性温味甘,具有强精止血、滋补肝肾之功效。民间素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因为端午期间黄鳝格外体壮肥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此时正是吃黄鳝的好时节。鲜美的黄鳝风味绝佳,又多滋补功能,便成了武汉人端午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那些卖鳝鱼的店家当街刺破鳝鱼,清洗干净,就地叫卖,而倒掉的鳝鱼血水污浊不堪,流满路面。无怪乎叶调元目睹武汉商家杀鳝场面,发出“鳝血倾街秽莫当”的慨叹。

在叶调元的笔下,端午节“午后后湖人似蚁,迎风一阵蒜泥香”。汉口后湖游人如织,迎风吹来一阵阵蒜泥的香味。原来“楚俗爱食蒜泥,是日尤尽人醉饱”。大蒜味辛性温,有温中消食、解毒杀虫的功能。大蒜去皮捣碎成泥状的蒜泥,同样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这个驱毒辟邪的端午时节,武汉人喝雄黄酒,饱食蒜泥,以防疫治病,祈求健康。时至今日,端午吃黄鳝仍流行于武汉,蒜泥则更多用于调味或作为佐料。

踏龟

楚地自古就有端午踏百草的风习。是日,楚人到河边、郊外踩踏百草,认为这样可使百种药气沾身,避免毒邪之气入侵体内。此俗沿袭传于后世,至清代更集中表现为“踏龟”风习,形成独具特色的武汉端午民俗。

生活在清雍乾之际的徐志是汉阳人,词赋清丽,兼工丹青,所作竹枝词尤为人所传诵。“剥残角黍尽偷闲,药店椒行一概关。黑伞遮头日正午,大家挈伴上龟山。”“五月午节,估业家各停作一昼,剧饮歌呼,招朋结侣,齐上大别山,谓之‘踏龟’。盖大别山俗呼为‘龟山’也。”一个呼朋唤友上龟山的“踏龟”风俗图,在诗人徐志的笔端勾勒而出。《武汉快览》亦云:“商店停贸易,多游大别山,谓之‘爬龟’”。

遇上这个难得的端午佳节,武汉各店家纷纷闭门休业一天,大家结伴出行,前往龟山一游,既有出游登高赏景之乐,又抒发追思怀古之情。武汉是屈原流放时路经之地,汉阳龟山则是屈原登高远望赋诗抒怀所在。想当年屈原登上龟山,眺望大好山河,自叹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不由百感交集,慨当以慷:“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通过远眺舒解一下自己郁结愁思的心绪。往事越千年,在这个纪念屈原的特殊日子,武汉人以踏龟的形式,借用“归”的谐音,表达着期盼屈原归来的殷殷之意。除龟山之外,汉口后湖也是人们端午出游的另一胜地。叶调元的一句“午后后湖人似蚁”,道出了端午武汉人游后湖踏百草的盛况。以郊游踏青的方式在大自然活动一下身心,不失为养生健体之道。郊游踏青延续至今,成了武汉人今日的春游和远足。

佩香囊

端午节,武汉人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大多由妇女编结,内装雄黄、松香、朱砂、香料,外包以丝布,再以五彩丝线弦扣成索,制成桃、粽子、鸡心等不同形状,结成一串,色彩艳丽,玲珑小巧。妇女小孩戴着香囊,一路走来药香四溢,有避邪驱瘟之意。如今端午节期间,武汉市面上尚有制作精巧的香囊出售,只是过去戴香囊是为了禳解邪毒,现在人们佩挂香囊更重视其装饰性罢了,当然也多了一层祝福纳吉、审美娱乐的含义。

装故事

端午节期间,武汉地区举行龙舟竞赛,同时伴以戏曲演出,以娱乐方式庆贺佳节。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写道:“至米厂龙船,徽台扎彩演戏谢神,尤为热闹。然所费甚钜,不能岁岁为之也。”“小儿女装剧中人,甚至联合邻居,成一曲者。”(《武汉快览》)“京戏中并于是日演白蛇传,为应节戏。”(《新武汉指南·礼俗物产方言》)可以说,应时应景的戏曲节目在武汉不断上演,而最引人关注的表演则是“装故事”。

《汉口小志》记载:“龙舟竞渡为吊屈原而设,多装故事。”“装故事”形式是设一故事台﹐台上竖立可弯曲的铁杆。小儿身着戏装,装扮成戏曲故事中人物形象,自身缚在铁杆之上,单凭其支撑在台上凌空表演,技艺高超,扣人心弦。多时有数十台“装故事”相连,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每逢“装故事”赛会﹐观者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武汉指南·礼俗方言》就生动描述了民初武昌端午“装故事”的盛况:“武昌城外筷子街,筷子业同行每年此日举行赛会,管心数十台,台各排故事,均以三四岁之小孩为之,远望若悬空然,其实背后均有铁管紧扎。每台有铁管数支,均由正中心分出,虽上下跳跃,不致倾趺。故赛会时,万人空巷,诚一时盛举。”历经岁月流逝,武汉“装故事”习俗已湮没无闻了。

女儿节、小儿节

端午节又名“女儿节”,旧时武汉出嫁女子于当天回娘家探亲,并送粽子、盐蛋、糕点孝敬父母。回家服饰以红色为主,头簪石榴花,还用凤仙花揉染指甲。而今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更是阖家团聚共叙亲情的日子。

“五月五日为端午,又曰端阳,俗云小儿节”。(《汉口小志》)过去武汉富户小儿要穿虎头鞋,围绣花肚兜,系长命缕,以驱邪气。至于家境贫寒或地位低微的人家儿女,则是“头扎包巾穿绣袄,小家儿女马夫妆”,“小家儿女多扮马夫,热时汗流浃背,不计也。”(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儿童们头扎包巾,身穿绣袄,装扮成马夫模样,热得大汗淋漓也无所顾及,为的是百毒不侵,长命百岁。由于小孩子活动的参与,武汉端午节更多了一番热闹景象。

来源:《档案记忆》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