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世纪50年代江汉区的社会主义建设

录入时间: 2022-01-04      浏览:287

 王钢

1949516日,武汉宣告解放。一个古老的城市迎来新生,一个现代都市开始崛起。江汉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踏上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新征程,巩固新生政权,发动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保障民生需求;实行公私合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加大文化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加强市政建设,促进城市发展……70多年来,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

一、巩固人民政权

武汉解放后,如何管理好这座城市,是对新生政权的严峻考验。19495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吴德峰任市长。由于行政区划关系到城市的稳定与发展,人民政府很快将调整区划提上议事日程。19501月,市人民政府将汉口的14个区公所合并调整为10个区公所,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中原汉口新安、三民区公所的大部分合并组成第三区公所,原云樵、永清区公所合并组成第四区公所。1950725日,市委派刘士杰等人组成中共武汉市第三区委员会,刘士杰任区委书记。

195011月,武汉市委遵照中央人民政府建区的指示,依照本市自然区划、人口、地位、特点等原则,将原有各区公所调整合并,成立各区区人民政府。汉口第三、四区公所被调并为第三区,成为一级政权机关。19515月,贾安澜任第三区区长。724日,武汉市第三区改称江汉区,区委书记曾惇,区长余杰。江汉区因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得名,这个行政称谓自此固定下来。

为密切党和各界群众的联系,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1954723日,江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0人。1955518日,政协江汉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51名委员由19个界别的代表组成。自此,区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给人民政权奠定坚实的城市基层政权组织,1953年初,全市各街道人民政府在街道民主改革基础上相继建立。至19532月,区内共成立大夹街、得胜街、满春街、民族路、大董家巷、四官殿、洪益巷、严家湾、花楼街、居巷、统一街、积庆里、三新横街、江汉路、六渡桥、前进路、云樵路、公园路、解放街、自治街、桃源坊、民主街、民意路、交通路、循礼门等25个街道人民政府。

19543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区人民政府即是基层政权组织,在区政府下不宜再设立一级政权机构”的指示,街道人民政府改称街道办事处,作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组织建设臻于完善。之后,江汉区行政机构几经调整。19581959年,区、街分别组建人民公社和分社。1961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原建制。1969年江汉区人民政府改称江汉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撤销江汉区革命委员会,恢复江汉区人民政府。

二、民主改革运动

武汉解放初期,百业待兴,1951712日,武汉市民主改革委员会成立。725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全区开展民主改革工作,并成立三区民主改革委员会,委员会由区委书记、区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一场以反封建把头和肃清暗藏反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民主改革运动,在全区各行业、工厂、街道中声势浩大地展开。

解放以前,武汉市的工厂、行业长期被反动封建势力所把持。慑于新生的人民政府的强大威力,全市工厂、行业的封建残存势力表面上气焰有所收敛,但利用旧章法与旧影响的余威,仍横行霸道于工厂、行业,对恢复生产建设、维护社会安宁造成阻碍。有鉴于此,全区各工厂、行业的民主改革按四个阶段进行,即民主斗争、劳保登记、民主团结、民主建设,以天伦肥皂厂、长江烟厂、美华烟厂、东华染整厂、阮恒昌机器厂5个大厂附带汉渝等5个小机器厂为民主改革的先行试点。辖区内手工业、响器业由手工业工会负责,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行业民主改革。至1952年第一季度,全区绝大多数工厂、行业均完成民主改革任务,不仅摧毁了封建残余势力的社会基础,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与主人翁意识,而且通过对工厂企业较全面的组织整顿,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旧企业向新企业的转变。

19517月,江汉区人民政府成立,但全区街道由于未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居民组织十分混乱,组织成员政治思想复杂,甚至混入不少反革命分子及封建残余分子,对社会治安及人民政权构成危害。195110月,《江汉区街道民主改革和民主建政工作计划》出台,街道成立民主改革委员会,居民小组建立民主改革小组。历经宣传发动、扎根串连、民主斗争、民主建设等阶段性工作,全区各街道的民主改革成绩亮眼。特别是全区妇女主动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在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实践中,争取事实上的男女平等。至19531月,全区街道民主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三、私营工商业改造

为进一步巩固人民政权,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2年江汉区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在全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9539月,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江汉区贯彻执行国家总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对全区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1.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江汉区历来为商贸繁盛之地,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手工业更是发达。手工业经济虽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手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分散、技术落后的状况难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市政府决定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引导手工业劳动者走集体化道路。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武汉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进入普遍发展阶段。至1953年底,全区已成立生产合作社15个、互助社22个、工人自救工厂32个、联营厂62个和妇女生产组17个,总计148个,占全区经营户总数3.73%。这些合作社等组织在政府的扶助下,加工订货任务和原材料能得到优先解决;申请低息贷款,银行能予以优先发放;生产上实行分工合作与流水作业,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益;增添动力设备,采用机械生产,有效改善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经营逐渐走上正轨。

但手工业合作化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些手工业者的私有观念还较浓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这都影响到全市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针对手工业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自愿互利”的政策和“准备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19561月上旬,市手工业管理局按区组成手工业改造队,采取以区为单位按行业先报告再建社的办法。江汉区对手工业者实行分期分批的全行业建社,掀起全区手工业合作化的大潮。至117日,全区17618名个体手工业者和工人中,有16984人组织起来,成立了309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入社的人数占全区手工业者总数的96.4%

19561月,江汉区手工业联社成立,全区手工业实现合作化。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于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大规模展开。江汉区也加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时代洪流,按照“依靠工人、团结资方、增产节约、劳资两利”的方针,组织私营、个体企业与国家建立统购包销、收购经销、代购代销等加工订货关系,使全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新形势,私营工商业比重下降,国营工商业比重增加,国营经济在市场上开始起到主导作用。

195511月,中共中央通过《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提出对资改造已进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新阶段。为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江汉区成立对私改造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区投入对私改造工作的干部894人,派出公私合营工作队深入重点企业。企业则成立公私合营筹委会,做好清产核资、人事安排等工作,迎接公私合营的到来。私营商户在同业工会带领下,以行业为单位到区政府递交公私合营申请书。

对于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好处,江汉绸布公司副经理汪祥法认为“只有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才有可能在社会主义经济直接领导下,统一调整商业网点,进行并点、撤点、迁移、新设等工作,使能按照国家计划与人民消费需要,从事全面改组,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人力物力的使用方面,人员、设备、资金可以通盘调配统筹运用,避免浪费和不合理现象;而且随着企业性质的改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将大大发挥,必然地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断改善……”。

1956110日,北京实现私营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在新的形势面前,市政府决定凡申请公私合营的都给予批准,并参照北京采取的“先合后清”方法。在市政府号召下,全区各行业纷纷采取先批准公私合营,再清产核资的办法来合营。至118日,全区实行公私合营的工厂195户,从业人员4885人;商店2277户,从业人员7973人,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作,初步建立起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当日下午,全区各界群众1.6万人汇聚人民体育场(今新华路体育场),隆重庆祝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四、文教事业繁荣发展

文化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建国后,全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艺演出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从教学革新到学制改革,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扫除文盲到教育兴国,江汉教育阔步向前。

1.文化事业走向繁荣

清末以来,武汉就是闻名全国的“戏码头”,各类戏曲演出长盛不衰,位于境内的戏院、舞台最多时达20余家,这种戏曲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初。20世纪50年代,江汉区戏剧事业迎来繁荣发展的黄金期,武汉市京、楚、汉、豫、评、杂技、说唱等专业剧团先后在境内成立;民众乐团、美成、大众等剧场好戏连台,现代戏和传统剧目“你方唱罢我登场”;高百岁、陈鹤峰、陈伯华、吴天保、沈云陔、关啸彬等京、汉、楚名角荟萃一堂,登台献艺。1951年至1952年,市青年京剧团、市大公话剧团、新艺评书队、新生汉剧队、艺星楚剧队等区属民间职业演出团体也纷纷成立,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数以百计的业余文艺演出队伍深入全区工厂、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由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及文化室组成的群众文化网络,推动全区群众文化事业跃上新台阶。始建于1951年的江汉区文化馆,以居民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仅开办居民扫盲班、青年文艺学习班等,并以图书阅览、幻灯板报、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编印文艺刊物等活动方式,普及文化科学卫生知识。区文化馆还将工厂和街道业余文艺队组织起来,深入到工地、学校慰问演出楚剧、歌剧等节目。1956年全区街道大办俱乐部。1961 年开始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大办社会主义文化室,举办故事会、读报、合唱等活动,让文化之光照亮基层。

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市、区级及各街道图书馆吸引广大读者、各界群众来此学习,汲取文化养分,提升文化素质。位于辖区的武汉图书馆于19531月对外开放,是汉口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514月的江汉区图书馆,为区属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全市少年儿童常去的阅读和学习天地。各街道普遍建立图书馆,读革命书籍,讲革命故事,诵读先进人物的诗歌,成为街道图书馆一道别样的风景。

2.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国家建立人民教育制度,确立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195011月,第三区人民政府文教科成立(1955年改教育科),负责行使境内教育事业管理职能。1955年全区有公立小学15所,私立小学23所,在校学生31960人。为增强办学实力和规模,1956年区教育科对私立小学进行整顿,或停或撤或并或接办。经过整合,全区共计公立小学34所,在校生38807人;公立中学7所,学生9116人。

与此同时,成人教育、师范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1950年武汉市文教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公、私立中小学把工农业余教育工作与正规(普通)学校工作放在同等位置,成人教育由此迅速发展。1952年全区共有业余学校35所、厂校10所,开办文化班221个、政治班3个,学员8643人。1956年成人教育由政府教育部门统一领导,企业主管,工会协助,共同办校,成人教育迎来发展契机。至1959年,全区共有业余学校377所。

为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江汉区除在中小学大量招收工农子弟外,还利用扫盲教育、职工教育、干部教育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群众文化水平。19528月,江汉区成立扫盲运动委员会(后改为扫盲工作委员会),借用中小学校校舍、有关单位场所作为教室,开办居民夜校。1956年全区贯彻中央《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配备兼职教师3135人,组成扫盲大军,掀起向文化进军的热潮。一时之间,手工业社员、工厂职工、居民群众干部纷纷投身扫盲运动,人数达近4万人。

五、城市旧貌换新颜

解放之初,江汉区百废待兴,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狭窄,住房简陋。排水设施落后,堤防缺乏修缮;大型公共建筑付之阙如。区政府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一个道路宽敞、市容整洁的江汉崭露芳容。

1.市政建设新气象

 “一五”计划期间,江汉区住宅建设的亮点是和平里住宅区。该区东临长江,南接汉水,西近大兴街,北连黄陂街,原是一片棚户稠密的贫民区。19515月与19526月,此处相继发生两次火灾,共受灾4800余户,上万居民无家可归。火灾之后,区委、区政府成立救灾委员会,救济灾民,规划重建,1953年在废墟上建成红砖清水墙楼房60栋。住宅系乙种三层混合结构,采用行列式平面布局,每5栋联成一排,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较为齐全,让灾民得以重返家园。

为缓解居民住房之忧,区政府又对棚户区和城区旧房全面规划、分期改造。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全区大部分私房成为公房,纳入国家经营的房屋达7千余栋。1959年又以解放大道“航黄段”、中山大道“桥六段”为重点,拆除绣花街(现万年街)一片危房,建成53层楼房,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拓展,江汉区陆续辟筑解放大道、大兴路、友谊路、满春路等多条主次干道,对中山大道、沿江大道、新华路、友谊路等翻修改造,加宽路幅,延伸长度,构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1954年解放大道在原中正路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境内江汉路至航空路段长1800米,与其相交道路有江汉路、江汉北路、新华路、友谊路、万松园路和航空路,昔日湖塘遍布的荒凉之地,发展成为新兴的商圈闹市。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1949年全区仅有一座中山公园,林荫行道廖廖无几。1951年春,区政府组织在解放大道、中山大道开始栽植行道树。1956年在绿化祖国号召下,全区发动共青团员、青年和妇女营造青年林”、“三八林”。以此为开端,各界群众广泛参与植树活动,使区内绿化面积大幅提升,各主干道绿树成荫。

1957年开辟江汉公园,武汉市民多了一处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江汉公园临长江与汉水汇合处,以浩瀚长江为背景,以整齐干道为中轴线,采取自然式庭园手法设计,并设置滑梯、摇船、花坛等儿童游乐设施。“花园和行道都很整齐,园内设有花坛、喷水池,路旁有木本或草木的花草,有草坪、石座,有名贵的龙柏等。在公园内还可以眺望江水和横跨江上的大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2.地标建筑新亮点

20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需求,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日趋丰富,人民政府随即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友好商场、人民体育场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脱颖而出。

19563月,中苏友好宫建成开放,为建国初期国内兴建的四大展览馆之一,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由主楼和27个附属建筑组成,气势恢宏,比例严谨,是武汉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和建筑景观。此后,这里成为武汉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展览的活动中心。19666月更名武汉展览馆。50年代末期,武汉第一个大型剧场武汉剧院在江汉区建成。剧院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外观庄重而典雅,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容纳200余人表演大型歌舞剧。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型演出场所,该剧院不仅是中外表演团体来汉文艺汇演的重要剧场,也是武汉进行重要政治活动的“大会堂”。

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宫

19599月,友好商场在解放大道上落成开业,这是继北京百货大楼之后,新中国修建的第二座大型综合商场,与同期竣工的武汉剧院、武汉工艺大楼一起,成为献给国庆十周年的一份厚礼。友好商场的得名是为了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1966年更名武汉商场,是全国十大百货商场之一。

人民体育场位于新华路南段,其前身是汉口体育场。为了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3年国家投资345.9万元对其改建,19554月建成。主体建筑为椭圆形。场内是供训练和比赛用的标准田径场,并配置室内篮球和排球场、室外网球场和游泳池等设施。该场馆是20世纪50年代中南地区最大的体育场,也是国内第一流的体育场。“文革”后改名新华路体育场。

江汉区历来为商业之区,地处闹市的六渡桥百货公司创建于1953年,是综合性大型零售商店,也是全市最大最早的国营商店;位于中山大道民生路口的武汉工艺大楼建于1959年,是以经营工艺品为主的现代综合性商场,也是湖北地区最大的工办集体商业企业;位于解放大道航空路口的汉口饭店创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为当时武汉市大型饭店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江汉区内已有横贯辖区的解放大道,成为交通主动脉,沿线分布有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友好商场、江汉工人文化宫、武汉饭店等新兴建筑;六渡桥百货公司、新华电影院、武汉工艺大楼等新建筑则分布在中山大道两侧。各种公共建筑的兴起,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反映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

来源:《武汉春秋》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