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在武汉的革命岁月

录入时间: 2022-08-29      浏览:490

李晶

白色恐怖坚决斗争

1927年1月,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4 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与武汉的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向警予从莫斯科回国后前往武汉。瞿秋白介绍了当前武汉的革命形势,极力恳请她重回中央妇女部,可她认为杨之华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佼佼者,希望中央可以把杨之华转为正式部长。在她的坚持下,杨之华正式转为中央妇女部部长,向警予担任湖北全省总工会女工运动委员会、党省委妇女部的工作,不久又任武汉市总工会和汉口市委宣传部工作。

向警予发展女工加入工会,从省、市团委选派一批妇女干部,深入各个工厂进行宣讲和发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动员和组织了6万名女工加入了省总工会。又从工会会员里挑选了两百个骨干,以总工会的名义成立了一支宣传队,下设几十个小分队,每天上街宣传,揭露蒋介石的背叛罪行。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击培训, 队员们五人一队,轮流上街演讲,同时分发传单、画报、唱革命歌曲,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支援北伐,夺取国民革命的最后胜利。

7月15 日,汪精卫撕去伪装,公开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武汉三镇一片白色恐怖。“八七会议”后,向警予从汉口市总工会调任到湖北省委工作。8 月中旬,我党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警卫团在赶赴南昌参加起义途中因受敌阻拦错过了时机,警卫团团长卢德铭化装来到武汉寻找党中央请示工作,但中央已经转移到上海。他们辗转找到湖北省委见到向警予,向警予向他们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在省委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筹措了数千大洋作为活动经费,并派出6名干部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卢德铭迅速赶回部队,与正在江西铜鼓的毛泽东取得联系,被任命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总指挥, 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并在后来开创井冈山根据地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月,省委主要负责人罗亦农调离,向警予实际上成为省委主要领导。很多同志劝她暂时撤离武汉,但她毫不胆怯和退缩,坚定表示决不能离开。为防止遭遇不测,她不断变换住址,半年时间内辗转于汉口的广福巷、贤乐巷、昌德里、河街,最后搬到法租界三德里96号(今三德里27号),与女助手陈桓乔住在一起,公开身份为失业的小学教员,并化名易夏氏、易陈氏,以出门找工作为掩护每天外出活动。三德里也成为省委重要的秘密联络处。

主编无产阶级的明星——《大江报》

调任湖北省委后,向警予非常重视党的宣传工作,担任了机关报《大江报》的主编。作为省委唯一对外宣传刊物,省委要求各地区指定通讯员来撰写宣传材料交予《大江报》编辑部,稿件内容需反映工人、农民的生活实际,深入群众。要宣传苏维埃政权的思想等。各地通讯员要定期调查《大江报》的宣传效果和影响报给编辑部。


向警予

1927年12月,我党掌握的文新印书馆被敌人破坏,39位工人全被拉到济生三马路杀害。党刊《大江报》无法铅印,为了尽快给广大工农送去党的声音, 向警予将《大江报》改为油印,和陈桓乔两人写稿、编辑、油印,孤军奋战、昼夜不息。报纸增设了“工农消息”、“湖北的革命潮” 等专栏,冲破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还把新思想编成“三字经”、“四字经”、“顺口溜”等,适合武汉工人的口味,朗朗上口,广为流传。“小小黄安、人人称赞、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直到现在,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安县原称为黄安)仍能听到这样的歌谣。1928 2 7日,当第一份复刊的《大江报》送到工人群众手中时,向警予满怀激情撰写了复刊词:

《大江》愿做你的伴侣,和你们永久共甘苦,同生死!

《大江》愿做你的明灯,在暗夜中照着你们走上光明的大路

《大江》愿做你们的后台,替你们细诉怨苦,在湖北的鬼世界里发出工农阶级的正义之声……

《大江报》的宣传与发行使敌人所谓的“共产党已经被清洗光了”的谣言不攻自破。报纸以鲜明的阶级立场、丰富的内容,指导着武汉三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开展对敌斗争。

在汉口被捕牺牲始末

1928年3月以来,胡宗铎在武汉清缴了地下党组织十多处,处决了共产党员两百多人。位于汉口长清里33号的省委机关,位于望平里11号、辅堂里29号、百代戏院的省委其他机关,位于永贵里11号的长江局都被破坏,刘健吾、王景冰、胡少文、万松山、刘楚英等党员被抓获。交通员宋若林出卖了夏明翰后,又供出了向警予在汉口的住址。320日,武汉卫戍司令部和法国巡捕房在汉口法租界三德里抓捕了向警予和陈桓乔,并在她们的住处搜出了《纪念广州事变日记》《工农暴动册》《大江报》等。

党中央得知消息,决定由瞿秋白以党中央的名义请宋庆龄给法国公使陆公德写信求救,蔡和森得知消息后也给旧友——国民党农矿部部长萧子升写信请他出面营救。陆公德、向警予曾到法国留学,又收到宋庆龄和萧子升的求情电报,因此拒绝将向警予引渡给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虽然向警予化名失业的小学教员易夏氏,但胡宗铎觉得易夏氏就是向警予,且她的丈夫蔡和森也是共产党大人物,只要引渡成功,武汉的地下党就可一网打尽。故而,他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向警予引渡到手。

4月2日,《民国日报》头版刊登了陆公德收受共产党20万元保护费庇护共产党的新闻,后又指出有法租界工部局陈永逸的证词。胡宗铎派兵围困了法国公使馆和巡捕房要收回法租界,陆公德被迫逃到上海,辗转回国,新任公使由吕尔根接任。几经交涉,以胡宗铎撤回围困法公馆的军警、取消收回法租界运动为条件,法方承认陆公德包庇共产党并道歉,将向警予和陈桓乔等人交于武汉卫戍司令部,并承诺今后不会再包庇租界内共产党。为期近一个月的中法外交风波方才平息。

1928年51日凌晨,国民党在汉口余记里空坪刑场枪杀了向警予等革命党人并下令不许收尸。当天夜里,70岁的海员工人陈春和躲过宪警,悄悄地用小船把向警予和其他烈士的遗体运到汉阳地下县委六角亭旁安葬,在墓前立了一块没有字的岩石作为标记,以便日后寻找和祭奠。

向警予被害一个月后,国民政府在《湖北清乡旬刊》中记载了汉口(时称夏口)的社会安保情况:“自易夏氏归案究办后,地方益安堵(治安稳定)。”但事实是武汉民众在国民政府的高压下苦不堪言。令人欣慰的是,19297月陈桓乔、刘楚英等人被武汉卫戍司令部准予保释。

壮烈牺牲,全党沉痛哀悼

向警予牺牲的噩耗震惊了党中央,当即在全国总工会秘密举行了追悼会,派专人赶赴汉口,调查事情经过,尽快捉拿叛徒。中央党刊《布尔什维克》迅速编印了悼念特刊。正在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的蔡和森悲痛欲绝,撰写了悼文《向警予同志传》,回忆了与向警予相知相恋及向警予回国在武汉工作的过程:“她的工作成绩,她的忠实,她的责任心,她的过度的刻苦耐劳,她的思想行动,生活之无产阶级化,为党及一般同志所通晓。七月叛变后,武汉处于最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这革命转变的严重时期中,警予充分的表现了她的积极性和战斗性, 证明她是中国无产阶级劳苦群众最好的战士之一个。”最后他在文中写道:“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38日,毛泽东在延安号召各界妇女“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苦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周恩来在延安陕北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表示:“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为革命牺牲了,我们不要忘了她。”

柳亚子以诗句表达了对向警予的崇敬:“雄词慷慨湘江向,情话绵绵浙水长。长痛喊皋埋碧血,难从海国问红妆。”

烈士精神永存

1954年,受长江洪水和武汉长江大桥选址的影响,向警予的遗体被迁葬于汉阳郊外扁担山东北侧。但此处地势偏僻,对开展祭扫、瞻仰等纪念活动都有不便。1964年清明节,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钱瑛来武汉,为向警予扫墓,提出重新修葺向警予墓。

武汉市民政局接到任务后,拟定了两个重修方案:第一方案是和其他烈士重新安葬在六角亭,设一座墓、一个碑、一具雕像。墓地称为“红色战士公墓”, 突出向警予烈士,碑文讲述红色战士牺牲经过,雕像为向警予烈士雕像,雕像周围叙述向警予烈士生平。第二个方案是葬在汉阳文化宫,可以设一座墓、立一座碑;也可以不建墓,立一座雕像、一座碑,碑文记述向警予烈士生平,雕像为向警予烈士。

1978年,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决定,在汉阳区龟山西麓修建向警予烈士墓,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向警予烈士之墓”。1988年,对其进行了改建,并建了向警予烈士雕像。向警予烈士墓位于雕像后小广场的正中,全高1.5米,占地16平方米,底座为白水泥仿麻石,烈士墓建在底座正中,呈台形,红色磨光花岗岩贴面,顶部装饰有铜铸党徽, 墓的四角种植着四株黄杨球。雕像位于大、小广场交界处正中,为汉白玉全身姿像,手握书卷,神态安详,头部微侧,双目凝视远方。汉白玉全身雕像由时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雕塑室主任程允贤设计。

1989年820日,经国务院批准,向警予烈士陵园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2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数万名青少年学生、解放军官兵、干部、职工以及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前来瞻仰、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1985年,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黄邦和在武汉市第六届第三次政协会议中提议将黄石路中学(原余记里空坪刑场)更名为警予中学并设立烈士纪念塔或者烈士雕像。1993年,黄石路中学更名为警予中学,修建了浮雕墙和雕像,以纪念在此牺牲的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者。

来源:《档案记忆》2021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