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从电影《满江红》追寻武昌岳飞史迹

录入时间: 2023-04-12      浏览:697

董玉梅

春节期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 江红》引起全国观众热议,无论学者还是自媒体,都围绕它从多方面对岳飞进行讨论,新的史料及各种观点缤纷而至。

岳飞作为中国重要历史人物,其活动的重要区域在武汉。遗憾的是,因为叙事的角度与方式,电影从岳飞身后开始讲起,故而未直接涉及岳飞在武汉的活动,但研究岳飞,离开武汉是不完整的。

岳飞来武昌的历史背景

追寻武昌的岳飞史迹,得从绍兴三年 (1133年)说起。据《宋史·岳飞传》记载:这年九月,奋力抗金的岳飞到京城,觐见宋高宗赵构。宋高宗对岳飞不断击退金兵予以恩赏,赐给铠甲、弓箭等物,御书精忠岳飞锦旗一面,作为岳家军张挂的大纛。


明代《岳飞像》轴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担任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军都统制,仍制置使。所谓制置使,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的名称,主要职责之一是经管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南宋时期,因频繁与金国作战,重新设置制置使。《宋史·职官志·七》对该职务的解释如下:制置使。不常置,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原注:赵鼎为江西制置大使,岳飞为制置使,每事会议,或急速施行,许报大使照应。由此可知,南宋设置的制置使在制置大使之下,掌管军旅之事,是非常重要的军职,可理解为特殊时期边地的军事统帅,特殊情况下也会因地设置。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带着精忠岳飞旗,以制置使的身份,率军到达鄂州(今武昌)。这一年,岳飞只有31岁,担起的是率军抗金、镇压叛乱、维持一方平安的重任。

岳飞为什么会被派到鄂州掌兵呢?这和南宋时期鄂州的地位变化有关。南宋时期,由于统治中心迁至杭州,使得鄂州的经济、军事地位迅速上升。鄂州城作为鄂州与江夏县的治所,也成为级机构所在(路是宋朝设置的地方监察区,直辖于中央,高于府、州、军各级地方机构)。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政府又在鄂州设立都统制司,次年又增设湖广总领所。加上北宋时从江陵移治鄂州的荆湖北路转运司,三大重要机构都迁移到了鄂州。

在三大机构中,湖广总领所的设置与岳飞屯兵鄂州直接相关。湖广总领所由南宋户部郎官管理,岳飞军的钱粮均由该机构掌管。湖广总领所总领湖南北、广东西、江西、京西六路财赋,应办鄂州、江陵、襄阳、江州驻札大军四处及十九州县分屯兵。由此可知,武昌屯兵数万,仰给六路之饷。巨额粮草经由江汉水道输入鄂州,中转各地,使得鄂州商业相当繁荣。从绍兴四年(1134年)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 岳飞在武昌驻军长达七年,其钱粮皆赖于湖广总领所。

在武昌的七年,是岳飞军事生涯的巅峰时期,也是岳家军北进抗金、金军溃逃之时。所以,岳飞在武汉留下了大批遗迹、地名和历史故事。武汉人民敬仰其精忠报国的情怀,岳飞文化也成为武汉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山岳松因何而植

岳飞驻军武昌期间,精心调教军队之余,在洪山亲手种下松树,武昌人感念他精忠爱国而称为岳松

岳飞为什么在洪山种松树,没有直接的历史记录。今人涉及岳松,也多以精神层面的解释为主,并未探究其由来。另一个宋代军事将领赵淳撰写的文章,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距离岳飞被害近半个世纪时,赵淳担任了荆鄂都统制,也驻防武昌,常游洪山,留下了《东山赋》《东岩阁记》等文章。文章记录了军士在洪山的活动,尤其是《东岩阁记》中的军营视此,实为主山的记述,明确说明了洪山是军营的一个组成部分, 驻军队具有重要性,视为主山,从而解释了岳飞在洪山植松的原因。《东岩阁记》中还说,在通往古东岩阁的山道两侧,有巨松,松枝横亘天空,交柯结荫,与东岩阁相为表里。为军事重地,洪山禁樵采,封植养获,山间植被由是大者挺然干霄,小者丛生攒立

虽然赵淳没有提及岳飞植松,但仍然告诉了我们,在冷兵器时代,植被也是军事防守与进攻的重要条件。由此可知,岳飞作为军中统帅,种松树与军事有直接关系。

岳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洪山宝通·禅寺志》载:忠武王岳公飞,高宗绍兴年间,登山手植巨松,其貌如龙。如龙的岳松早已不存。清同治《江夏县志》明确记载岳武穆手植的岳松在明季斧于贼”“今无存

今天的洪山,仍然有数株岳松。那是明季战乱之后,宝通寺僧人为纪念岳飞补种的,在宝塔东边数百步处,也已成为古松。

武昌还有岳柏。岳柏并非岳飞手植,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大东门外改建岳王庙(鄂王庙)时,庙内生长的古树。清同治《江夏县治》曰:岳柏在大东门外鄂王庙墀左,围三尺,枝干疏老不繁,人号独柏。据说,每值辰戌丑未年,楚士有掇魏科者,柏预吐一奇枝。这段话的意思是,每当楚地出现才俊时,岳柏便吐新枝,传报吉兆。然岳柏也毁。

岳飞登临的可能是南楼

岳飞驻鄂七年,写有多少诗作,并无精确统计,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首词,是公认的岳飞传世的第三首词。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廓;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指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词的手书墨迹在收藏家手中流传历八百年,直到20世纪初才在《国粹学报》发表。据称,手迹上有文征明等多人的题跋。 1937九一八纪念日,有位爱国人士把这首词刻成石碑,陈列在原黄鹤楼旧址处,并制成诸多拓片分赠抗日战士,以励士气。武汉沦陷后,此碑下落不明。解放后在汉阳发现,已断为两截。

这首词名为《登黄鹤楼有感》。有些人以此为据,认为南宋时期黄鹤楼还在。但岳飞登临的是不是黄鹤楼,是有疑问的。因为从北宋建立到南宋灭亡的 300 余年间,没有确切的资料能够说明黄鹤楼仍存于蛇山。

一是黄鹤楼毁于唐末。有些专家认为黄鹤楼在唐末就毁了,北宋时期仅存遗址, 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北宋初期,黄鹤楼遗址尚存,故而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关于黄鹤楼的记载,便无黄鹤楼形态的记录,记录的内容限于位置和历史。

二是两宋时,登临黄鹤楼的诗文甚少。黄鹤楼为天下名楼,唐代留下诸多诗文。两宋时期,文化昌盛,但涉及登临黄鹤楼的诗文极少,登临南楼的诗作却非常多。如果黄鹤楼仍存,这种舍黄鹤楼只登南楼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在仅有的几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文中,岳飞的这首最为有名。但如果仅凭这首诗便认定岳飞登临的是黄鹤楼,那么,明确说过黄鹤楼故址已不存的陆游,也留下了一首《黄鹤楼》诗: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陆游一边说黄鹤楼故址不存,一边又写有《黄鹤楼》诗,说到底是与宋代人们的精神有关。冯天瑜主编的《黄鹤楼志》对这种现象做了很清楚的说明:

宋金对峙、山河破碎之时,一批有志有识之士把南楼当作昔日三国两晋的黄鹤楼来登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发思乡忧国之绪。这种借景抒情,寄物言志的黄鹤楼情结在鹤楼实体不存的年代里多次出现,折射出黄鹤楼形象在民众心目中的深沉与久远,并影响宋以至其后常出现有人登南楼而咏黄鹤,访故址而题鹤楼诗,甚至有人千里之外神游也作出有声有色的鹤楼诗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给后人留下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悬案谜题。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在岳飞被害 83 年时,李埴作《鄂州重修北榭记》说:鄂渚之胜,以南楼北榭并称,是一处览山川之形胜,考古今之成败,究昔人谟议之得失与今日时措之宜的地方。这是一篇专门讲鄂渚之胜的文章,却根本不提黄鹤楼。除此之外,四川阆中人、岳麓书院的主教张轼所撰《黄鹤楼说》一文, 也是以予过武昌,登郡城南楼,步黄鹤故址开头的,可见南宋时黄鹤楼确实无存。所以,人们读不到明确表述自己登临黄鹤楼的文章。

由上所述,笔者以为,岳飞来鄂州之前, 黄鹤楼就已不存。时值宋金对峙,作为统兵之帅,岳飞负有收复河山之命,他登临南楼,又以黄鹤楼来抒发豪情、抒发壮志,正是冯天瑜先生所说的有志有识之士把南楼当作昔日三国两晋的黄鹤楼来登临的情况。

笔者还有一种假设,就是岳飞只是站在黄鹤楼故址上,观大江而有感而发的。是 否如此,还需更多同仁探究。

第一座岳庙建在武昌

最早的岳庙在哪里建立的?很多人都默认杭州西湖边的岳庙。其实不然,第一座岳庙是在武昌建立的。

据《宋史·岳飞传》记载,乾道五年(1169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所以,在鄂州建岳庙,是宋孝宗最先提出的。但因各种原因,宋孝宗的提议未能及时执行。

乾道六年(1170年),南宋荆湖北路计度转运副使张珖上奏朝廷,请建岳庙。计度转运使掌管着荆湖北路财,且有监察地方官员的权力,权力相当大。张珖是计度转运使的副手——转运副使。历史上的张珖,是敢想敢说的直官。比如,东汉年间据守益州的公孙述,与刘秀同年自立为帝,历史上称为白帝。白帝城一带是他统治的地盘。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但白帝城一带却少受战乱影响,百姓生活相对安宁。公孙述被刘秀灭后,白帝城一带的百姓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奉公孙述。每一个去过白帝城的人,都会知道白帝城名称的由来。但在历史上,公孙述因不是正统,颇受争议,贬多褒少。但张珖就敢于表达自己对公孙述的敬佩,写有《白帝庙记》一文,对公孙述的功绩进行赞扬。他认为公孙述称帝十三年,让蜀州避免战祸,有功于蜀;被刘秀打败时,与国俱存亡,誓死不投降。所以,公孙述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国民,应该千秋万代享受祭祀。

张珖这样一位人物,尊崇和敬慕岳飞,对岳飞的冤死极其愤怒。他认为,岳飞屯兵鄂州七年,鄂州应该有祭祀岳飞的庙宇,所以在乾道六年(1170年)给朝廷上书,明确请求修建岳庙,用以鼓忠义英豪之气:伏观故少保岳飞,领提十万之众留屯沔鄂,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庙貌缺如,何以鼓忠义英豪之气。鄂州军民见(现)请为飞 建立祠宇……

此书送交朝廷后得到恩准。当年,尚书省给荆湖北路下了《敕建忠烈庙牒》:奉敕,宜赐忠烈庙为额。尚书省给予明确的答复时,重申了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时的决定:建庙于鄂,号忠烈。由此可知,第一座岳庙正是在鄂州建成的忠烈庙,庙名为宋孝宗所定。 史籍《续文献通考》中也如是记载:乾道中,建岳飞庙于鄂州,赐额曰:忠烈。《湖广武昌府志》中甚至记载了落成的具体时间为宋乾道六年(1170年) 七月六日,位置在县东五里旌忠坊。

乾道五年(1169年),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时,下诏迁岳飞遗骨葬至杭州栖霞岭下,即今岳坟。后又诏令将杭州显明寺充作岳飞的功德院,以祀岳飞。但因显明寺停有宋室宗亲、仪王赵忠湜的灵柩,功德院之事便搁置下来。嘉定十四年(1221年),岳 家后人希望朝廷利用岳墓附近的智果寺为岳飞建庙,得到宋宁宗的同意,赐名为褒忠衍福寺(即今杭州岳庙)。从乾道六年(1170年)到嘉定十四年(1221年),时 间相差 51 年。所以,杭州岳庙较武昌岳庙晚 51 年建立。

武昌多次修建岳庙

宋明清三代,因人们景仰岳飞精忠报国,岳庙屡毁屡建,武昌先后建有多座岳庙和岳公祠。清同治《江夏县志》记载有两座岳庙,对第一座的记载比较详细:忠烈庙二,祀岳武穆。一在县东五里旌忠坊。乾道六年,建庙于鄂,书精忠报国四字于影墙。乾道六年的第一座岳庙忠烈庙,何时被毁没有详细记载,但明代在武昌修建岳庙却有记载。

(一)明代,武昌三次为岳飞建庙。

第一次严格的说不是建庙,而是增祀。在《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二·武昌府·祠庙·江夏》有记载: 孟宗庙,在县东二里,祀汉孝子孟宗也。……弘治初,知府冒政改建于大东门外白鹤山巅。戊午,巡按御史王恩以岳武穆王同庙祀之,匾为忠孝祠,知府陈晦立石。今武穆另祀,其祠仍旧。

戊午年即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 距 1368年明代开国,已经 130 年了。这一 年,巡按御使王恩觉得武昌没有祭祀岳飞的庙宇不妥,便把大东门外长春观后白鹤山巅的孟宗庙改为忠孝祠,增祀岳飞。

王恩把岳飞与孟宗放在一起,估计是其中的字占了上风,虽然他们都是孝子,但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大在岳飞既孝母也忠君,且忠君也和母亲的教诲有直接关系。而二十四孝之一的孟宗,主要是孝母。所以,到明正德十四年(1519 年),布政使周季凤恢复了孝感祠,另在县东十里将台驿旧址建岳武穆祠,其地址在小东门外,旧在城东八里。这是明代第一次为岳飞修新庙,也是第二次为岳飞建庙。乾隆《江夏县志》孝感祠有记载:今白鹤山阴有孝感禅林。由此可知,从明到清,孝感祠的位置没有变化。

明万历八年(1580年),巡抚李桢在宾阳门(大东门)内青草坡新建忠烈庙。第三次为岳飞建庙,把庙址从城外迁到了城内。但在明末战乱后,忠烈庙被僧人占据,改称一指庵。

(二)清代两次为岳飞建庙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岳飞的二十四世孙岳宏誉提学湖广,捐千余金, 把一指庵还原成岳庙,并予以重建,称岳忠武王庙。岳宏誉撰有《重修武昌岳忠武王庙碑记》,对岳庙的外观进行了描述:殿庑门楼高耸,前抵通衢,屏墙大书精忠报国四字,后距高墩,左抵雷祖殿,右抵洗马池,大学士杨廷和有记。此庙毁于咸丰年间太平军进攻武昌城的战争中。同治八年(1869年)的《江夏县志》中记载有此庙:岳公祠,一在县东天悦寺前……”但因为庙已毁,故而在 1883年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中,大东门内龙华寺西,就只有天悦关帝庙,无岳公祠。

龙华寺西的岳公祠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呢?据民间研究者牛新民考证,岳公祠位于今龙华寺西南不远处,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范围内,现仅存有岳王台遗址。今蛇山留存的岳飞线刻像可能出自岳公祠。

光绪元年(1875年),有《重修洪山宝塔碑记》。记中载有同治十三年(1874 年)三月,宝通寺重建因缺资金而停工,总督李瀚章拨款相助之时,又命建岳忠武庙于洪山,即交洪山看管。于是,在洪山宝通寺东新修岳忠武庙。此庙在 1904 年的《武昌江夏南乡略图》中可看到,图上的名称为忠武王庙;在1912 年的地图上,同一位置有岳王庙。忠武王庙和岳王庙,只是名称不同,位置在今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西边院内,亦不存。

武昌是全国最早修建岳庙的,历史上也多次重建岳庙,曾是全国四大岳庙之一。 但今天,朱仙镇、汤阴、杭州的三座岳庙都 保存完好,且为文物保护单位,只有武昌没有岳庙,这是非常遗憾的。

(作者董玉梅,武汉地方志专家,武汉文史馆馆员)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2023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