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武当村人的情怀

录入时间: 2019-05-24      浏览:448

武当村人的情怀(音频入口)

秋是一个诗意的季节,山岭上如画笔下的丛林,看似写意,其实随意。

从汉口去江夏的武当村,好像是有一个来小时的车程。大巴在极宽敞的马路边稳稳停靠后,就见不远处耸立了一尊暗红色调的巨大的艺术碑石,造型如同一座石峭山峰,上面赫然刻了三个苍劲而飘逸的大字“武当村”。森严,神秘,且让人敬畏。碑石的背景是满湖一望不到边儿的绿荷,刚刚下了一场不大不细的雨水,荷叶被洗涤得骨绿,像茫茫一片碧海。

之前,只晓得鄂西北有座武当山,是中国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还喜欢武当派的一代宗师张三丰,却不知武汉江夏金水地方还有一个武当村呢?这时,我的思维突然像青蛙一样跳来跳去。憨厚的村长也大概看出了我的疑惑,于是,他一边陪同我们参观,一边讲述这个“移”来的村庄,他神情激动,一脸的喜气……

这是一个有关家国情怀的故事。

话说 2010 年 8 月,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的战略工程,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街道办事处的青徽铺,龙王沟,金花树,桑树庙等四个村的 387 户人家,1511 位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将移民至武汉市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港尖、花蓝棚两个安置点。俗言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千百年来,祖祖辈辈,武当人哪怕再穷再苦说什么也不愿离开这片生死与共的土地。再者,武当山也早已成为旅游经济特区了,这些年种点田,种点菜,做点小买卖,手头的钱也日见活泛呢。如今你喊要移民就移民,哪有那么容易?我土地也没了,屋也被淹了,补偿毕竟有限,以后上哪儿去找钱呀?农民的心事啊,是想得很远很细的,而对移民这桩事的评判也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实在的。开初,这些移民,谁也想不通,他们有他们想不通的理由。

然而,家是最小家,国是最大国,没有国哪有家?这个普通的道理,武当山的移民自然也懂,只是还需要给他们一点点时间和空间。慢慢地他们便认下了一个理:北方那边缺水,南边理应伸手帮忙呢,他们不想走,也只是一时太眷恋这片深情的土地了。他们虽然绝大部分都不是尚武之人,然武当精神却在他们的血脉里代代承传:朴实,大义,爱国,除暴安良,不惧牺牲。这种强大的家国情怀,如同山上的苍莽大树,一直深深地根植在世代武当山人的心里。

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当自家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碰撞时,他们最终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这就是武当山人。

丹桂飘香的八月,1511位武当山移民分三批顺利入迁。他们扶老携幼,背着乡愁,浩浩荡荡,一步一回头地离开家乡,怀着新的憧憬与梦想……

我和村长的话题,一会又扯到“武当村”这尊石碑上来了。村长说 :为取好这个村名,江夏区有关方面可真动了一番脑筋呢。移民原本来自武当山,也为他们记住乡愁和地域文化的自信,干脆就取名“武当村”。这是一种巧妙的智慧触合,这样,大家都能接受,武当村的移民也十分高兴和自豪。

一直以来,政府提出了“以移民为亲”,这可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行动。武当山人迁来之前,最大的一块心病就是:生怕失去土地后,生活没了着落。别急呀,江夏区和金水办事处早已规划和调剂了 2990 亩土地,光移民房屋就建了198 栋,面积可达4.8 万平方米!

也许,我向来不习惯于看资料,听介绍的访问,一定要眼见为实。于是,我想独自在洁静的村子里四处走走。

在武当村办公楼前,有个占地 25 亩的移民就业培训基地。据说,先后投资 700 余万元,一,二期厂房建设已完成,厂房面积共 5000 余平方米,专为移民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筑巢引凤”,成功引进武汉祺良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产品以优质莲藕为主,配套建成净藕加工厂,以及储藏冷冻及干藕片、泡藕带、荷叶茶、竹嫩笋等深加工厂。牛啊!产品专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呢。

在村子的南端,有几栋宽大的厂房,看样子是刚建不久。其中已有一座厂房马哒轰鸣,一些武当村年轻女村民,正忙忙碌碌地操作机器,原来是在生产一批航空用的产品。当你坐在飞机上,穿着空姐赠送的舒适的袜子时,谁又能想到这竟是出自武当村人的一双巧手?

村长告诉我,仅 2016 年,武当村就实现了村级集体收入105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了 18000 元呢。刚开始,还有少数移民,偷偷溜回武当山风景区去做点小生意,可如今却再没有这种现象了啊。说到安居,更令人羡慕。将近两百栋的两层楼房,整齐划一,堪称别墅式的建构,一户两层,独进独出,屋前屋后花木簇拥,在一片绿色的掩映下,那乳白色的墙体显得格外贵气。在这里,你会感到生活的美丽与生存的力量。树与水为邻,水和村相依,秋阳下的金水河,就像撒满了一河散碎的金子,发出耀眼的光茫,映日荷花,江鸥飞翔。莫道武当风光好,如今的武当村也胜天堂。都说走遍天下,最美江夏,只要看看移民的武当村,就知道这话的真实与份量。我在想。

祝福你,武当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