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砥柱中流抗战文化起狂飙

录入时间: 2021-11-05      浏览:230

砥柱中流抗战文化起狂飙(音频入口)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许多全国性文艺团体和机构也随之陆续迁来。到1938年,武汉已会集了全国文化界人士达1000人以上,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界发挥的巨大影响力,一大批知名人士在武汉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战文化与宣传运动。

作家郭沫若抵汉后,筹建并领导了负责文化宣传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作家老舍来到武汉后,成为抗战文学的核心人物之一。先后到汉的郁达夫、鲁彦、田汉、夏衍、胡风、穆木天、阳翰笙、胡秋原、楼适夷、聂绀弩等人,他们成为武汉抗战文化的主力军。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全国文协)在汉口成立。全国文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文艺界团结抗日的一面旗帜,其中很多理事和会员是共产党员。很多刊物如《七月》《战地》《抗战文艺》《自由中国》《抗战戏剧》《抗战漫画》《抗战歌曲》等,这时都在武汉创刊或复刊,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抗战作品,通讯、报告、特写等成为武汉地区抗战文学的主流。

发表在《七月》第三卷第二期上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以凝重的写实笔法再现战争的庄严与残酷,表现战士们渴望战斗的顽强品质和牺牲精神。1938 年5月,汉口大众出版社印行的《北运河上》,刻画了一群战地政训员的英雄形象。这群宣传抗日的政训员,违抗撤退的命令,高喊“我们的血,要流在一起!”“我们要保卫祖国的寸土寸地!”,可歌可泣。《抗战文艺》第一卷第十二期刊载的《到胜利之路》,则是一出街头短剧。文艺家们当时的话剧创作以小型和通俗化短剧为主,如《抗战文艺》第一卷的《出征》《他们在码头上》等。也有作家用戏剧、曲艺的形式来宣传民众抗战,如老舍创作了京剧剧本《忠烈图》。

武汉抗战时期的诗歌,则向街头诗、朗诵诗的方向发展。街头诗以人民大众为对象,以具体的战争与政治事件为题材,用浅白通俗的语言,通过题写在街头墙壁和传单上,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如诗人臧克家在《抗战文艺》第一卷第八期上发表的《送战士》,“……敌人破碎了我们的河山,敌人烧焦了我们的家园……”

作家们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不少抗战小说,如陈白尘发表于《抗战文艺》第一卷第七期的《慰劳》,丁行发表于《抗战文艺》第二卷第二期的《抽签》,萧军连载于《七月》的长篇小说《第三代》等。《人同此心》是老舍在《抗战文艺》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小说,写三个大学生在敌寇占领的城里开展武装抗日,其中的主角王文义说:“亡国奴是没有等级的,一个大学生和一个洋车夫没有丝毫的分别,再从反面来说,不愿做亡国奴的也没有等级,命都是一样的。”类似的故事、人物,激发了亿万国人齐心抗日的热情。

当时,汉口广播台也经常播出包含抗战内容的朗诵节目,不少大型集会在召开之前,诗歌朗诵和歌曲演唱交叉进行。车站、码头、街口等群众聚集地也常举行朗诵会。抗战题材的诗歌朗诵风靡江城,艾青的《反侵略》、高兰的《我的家在黑龙江》、田间的《儿童节》等诗作广泛流传,喊出了人民的心声。

武汉“四二九”空战前后,反映中国空军胜利的诗歌、小说、戏剧大量涌现,如臧克家的《伟大的空军》、穆木天的《四月二十九日下午》、姚雪垠的《白龙港》、洪深的《飞将军》等。台儿庄战役后,武汉的刊物发表了叶以群的《台儿庄战场散记》、范长江的《台儿庄血战经过》、王西彦的《被毁灭了的台儿庄》等数十篇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