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忆端阳

录入时间: 2023-06-23      浏览:139

忆端阳(音频入口)

“吃粽子,滚白糖,五月初五过端阳,龙船下河喜洋洋。”这首儿歌在三十多年前的一本儿童画书上看过,一直记了下来,偶尔在记忆里翻出来念上一念,仍有一种欢喜的感觉,并且孩子气十足地常念常新。

那时,每到节前,街头巷尾便出现了很多卖菖蒲艾蒿的担子,苍翠的一堆,家家户户必买,插在门框旁驱毒逐邪,似《聊斋》里道士的麈尾,一路上苦涩的清香,直挂到节后枝干叶焦了,香味犹自不灭。

家家都要包粽子。清水泡了头好几天就买回的粽叶,淘净米,绿叶白糯米,在手中莹莹然翻动,有梭有角的就成了。我家照例归祖母包,她包的棕子比人家的小,汤团大,煮了后蘸上白糖一口一个。她老人家一直包到七十八岁,那年她双目失明。

雄黄酒是一定要喝的,其功力早在戏台上演了多少年。蘸了和着酒的黄色粉末在孩子们的额上画个王,威风凛凛的,都成山大王了。

节前那几天,孩子们上学也没心思,都用五色丝线缠纸粽子,一个比一个缠得好看:又用碎布头做香袋猴子,里面塞上衣香,气味浓烈——过节那天孩子们的衣襟上挂着长长一串,煞是奇巧……

母亲做的小猴分外精致,细针细线,红衣黑帽,五彩珠穗,封在信里头寄给父亲。父亲当时下放农场劳动,不在家。

节日那天,从上午起长江汉水龙舟竞渡,看热闹的早早去候着,为的是领略“满郭人争江上望”的热烈气氛。

汉口几家戏院上演全本《白蛇传》,算作节日的余韵。老人们将看戏视为大事,纷纷换上香云纱的褂子,在大斜襟边掖上手绢,兴致勃勃地相跟着儿孙去了。戏散场后,夜阑人稀,节也就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