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张之洞与武汉(一)

录入时间: 2021-02-10      浏览:584

何仁勇

在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武汉市汉阳区月湖堤畔,一座造型独特、酷似一艘巨轮的现代建筑矗立在大家面前,吸引了游客拍照留念。这座建筑叫“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所处的位置,是著名的汉阳铁厂旧址。博物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大师丹尼尔·李布斯金先生设计,地下和地上一共有7层楼。远远看去,博物馆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寓意武汉勇立潮头的城市品格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穿过李布斯金命名的“历史之门”,进入博物馆内部,主展览区以“崛起之路”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18年间取得的卓越成绩。

据我所知,直接以名人和城市名称联系在一起的博物馆,国内似乎只有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这一家。这也说明了晚清名臣张之洞与武汉这座城市的某种特殊关系。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生于183792日,祖籍直隶南皮,生于贵州兴义府。张之洞是一个典型的“学霸”——16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27岁参加会试,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如果不是因为23岁参加会试时,族兄张之万担任同考官,张之洞循例回避,他考中进士的年龄还得大幅度提前。


                 张之洞像

从此,张之洞点了翰林,步入官场。在当了十几年京官后,1881年,张之洞奉命出任山西巡抚,第一次担任封疆大吏。1883年,在“中法战争”爆发期间,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1889年,53岁的张之洞奉命署理湖广总督,一直到1907年卸任湖广总督进京担任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18年间,张之洞除了短暂署理两江总督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坐镇于武汉三镇,主政湖广两省。18年督鄂期间,张之洞为武汉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就从前面提到的“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修铁路”几方面分别来说吧。

兴实业

1861年,以曾国藩在安徽安庆设立的安庆内军械所为标志,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洋务运动实施20多年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陆续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兰州织呢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等一批采用西方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的近代军工、民用企业。

可是,这些企业面临着一大制约——由于中国尚无一家近代钢铁企业,所有的钢铁原材料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钢铁被誉为“工业的骨骼”,如果中国长期缺乏钢铁企业,那么发展工业之路注定不会走得太远。有鉴于此,当张之洞于18898月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时,就产生了在武汉三镇兴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想法。

张之洞兴建一家大型钢铁厂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为卢汉铁路(京汉铁路)提供钢轨。卢汉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全长1200多公里,需要大量的钢轨。假如这些钢轨能够由自家的钢铁厂提供,必将节约一大笔建设资金。在经过一番选址的争论后,张之洞最终决定将这家命名为汉阳铁厂的钢铁企业,设立在位于汉阳城北的龟山之下。1890年,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动工兴建。

经过为期3年的施工建设,1893628日,汉阳铁厂一号高炉建成投入运行,张之洞亲自前往参加开炉典礼。73日,张之洞再次前往参观,激动地描写了铁水出炉的场景:“藉水、火、风、气之力,以神其用,其机力之宏大,运动之灵巧,火力之猛烈,迥非向来土炉人工所能到。”

汉阳铁厂的机器设备来自英国,有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有2座炼炉,占地面积达到了1平方公里。工厂有4000余名工人和60余名外国工程师,一昼夜可以产铁60吨。从规模上来说,汉阳铁厂不但是中国,还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日本第一家官办钢厂八幡制铁,于1901年开工生产,比汉阳铁厂还晚了8年。


                     汉阳铁厂

1897年, 美国驻汉领事参观汉阳铁厂后,感慨万千:“登高下瞩,使人胆裂……烟囱凸起,插入云霄,屋脊纵横,盖于平野。化铁炉之雄杰,辗轨机之森严,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中国二十世纪之雄厂耶……”在很长的时间里,汉阳铁厂垄断了国内的钢铁生产,还远销到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国家。

有了汉阳铁厂作为骨架,张之洞陆续在龟山之下兴办了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汉阳针钉厂、汉阳官砖厂、汉阳运输所等十余家大型近代工业企业,形成了一条绵延10余里的“制造工业长廊”。这些近代工业企业,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办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张之洞作为一名“学霸”,怎么会忽略新式教育的巨大作用呢?张之洞经过多年的兴办洋务运动,发现通过科举考试走出来的旧知识分子,虽然写得一手好文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在技术、管理、经营方面几乎一窍不通。张之洞兴办的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大型企业,又急需各类技术、管理、经营人才,不得不耗费重金聘请洋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之洞决定在武汉设立新式学堂。18931129日,张之洞向光绪皇帝打了一份报告《设立自强学堂片》,请求在武昌设立一所新式学堂——自强学堂:“湖北地处上游,南北要冲,汉口宜昌均为通商口岸,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亟应及时创设学堂。”为什么叫自强学堂?张之洞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而“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因而将“自强”两个字作为学堂的名字。23岁的光绪皇帝,脑子比较开通,能够接受比较新潮的思想观念,很快就批准了张之洞的奏折:“该衙知道了,钦此。”

随后,张之洞便在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设立了自强学堂。从时间上看,自强学堂设立的日期早于京师大学堂(1898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自强学堂最初开设了方言、算学、格致、商务4门课程,每门课程招生20人,主要目的是培养外语和商务人才。

1901年129日,清廷推行新政,倡导各地兴办新式学堂。张之洞顺势而为,于1902年将自强学堂改名为方言学堂,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收学生,英文、法文、德文、俄文、东文(日文)5门学科每科招收30名学生,共计150名学生。今天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系、法文系、日文系、德文系、俄文系,在100多年前就已经齐备了。

1911年, 受经费紧张和武昌起义的影响,方言学堂一度停办。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这是武汉大学的前身。如今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西北侧,有一座张之洞雕像,便是为了纪念张之洞的始建之功。

对于雄心勃勃的张之洞来说,光是一所自强学堂是远远不够的。18968月,张之洞筹办的湖北武备学堂在武昌黄土坡成立。湖北武备学堂聘请德国军事教官,对学员进行训练,开创了聘请洋教官的先例。湖北武备学堂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

1898年,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获得批准后,兴办了湖北农务学堂。农务学堂的办学地点位于武昌城宾阳门外卓刀泉一带(今华中师范大学东侧卓刀泉寺一带),首任教习是美国人布里尔。1903年,农务学堂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后来,演变成华中农业大学。1898年,张之洞在兴建湖北农务学堂的同时,又策划和指导兴办了湖北工艺学堂。此外,张之洞还兴办了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

难能可贵的是,张之洞一生没有走出国门,却积极派遣了一批年轻学子到日本留学。张之洞鼓励他们:“将来学成归国,代国家效力,戴红顶,做大官,可操券而获!生等其勉之!张之洞的见识虽然没有超过那个时代,但他所培养的学子,却纷纷成为了新时代的弄潮儿。

张之洞接二连三地兴办新式教育,为武汉的近现代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原载《同舟共进》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