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一五”计划:武汉城市发展第三次崛起

录入时间: 2023-11-10      浏览:141



涂文学

1949年516日武汉解放,人民政权甫一成立, 在接管城市、清除国民党匪特残余、重建城市秩序、维持社会治安的同时,已开始思考城市发展走向,谋划城市未来愿景。

此时,全国即将解放,党的工作重心将从战时转入和平建设,从农村转向城市。1949 3月,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具体要求城市解放后的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迅速恢复城市秩序,尤其是生产秩序,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第二步是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武汉市军管会和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将武汉尽快由一个消费城市变成工业化的生产城市。730日《武汉市军管会关于物资交流与城乡关系的总结》明确提出:“武汉是具有全国性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的中心城市,它的经济情况是和解放区内各大城市和广大乡村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同时,在今天基本上还不是一个生产的工业的城市,而是消费的商业的城市。因此,打通城乡内外关系,畅通物资交流, 对于初步恢复和发展武汉的城市生产,逐步使之由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 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武汉市场保持正常状态的重要因素。”95日,武汉市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吴德峰市长在开幕词中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也有信心逐步地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把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

而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武汉,工业化底子非常薄弱。1949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仅7000万元,产值19766万元。职工在30人以上的工厂仅260家,包括10余家机器厂、5个面粉厂、4个纱厂、2个铁路车辆厂、2个水厂电厂和几家烟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厂房破败,业务凋零,挣扎在破产的边缘。全市人民响应号召,以极大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迅速扭转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局面。1949年岁末,全市已有37%的工业企业恢复生产,2415户商户开业。1952年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4.9亿元,比1949年增长119.68%,主要工业产值超过建国前最高年份1936年的水平。

武汉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为步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实现城市发展的第三次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跃身全国重点工业城市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把发展的目光投向武汉:不仅要求将武汉由商业城市建设成为工业城市,而且是建设成为华中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

鉴于国家经济条件十分薄弱的现状,中央确定了不平均使用力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城市的发展战略,将全国城市分为四种类型:重工业城市、工业比重较大的改建城市、工业比重不大的旧城市和其他一般城市。在第一类重工业城市中,湖北大冶入选。到19546月,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确立了8个重点建设城市:太原、包头、兰州、西安、武汉、大同、成都、洛阳,列入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19531957年)。

“一五”计划启动,以重化工业建设为主体,以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为中心,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包括武汉在内的内地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功能结构得以成功转型。

武汉地处中国经济地理版图的中心,交通便利,长江沿岸铁矿、铜矿资源丰富,江汉平原农业发达。正是这种重要的资源优势和战略地位,“一五”计划确定以武汉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将武汉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

为此,把156项中的3项,即武汉钢铁公司一期工程、武汉重型机床厂和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安排在武汉。随后,又安排了武汉长江大桥、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武昌造船厂、武汉锅炉厂、汉阳造纸厂、武汉热电厂、武汉热水瓶厂等一批重点项目。

据此,武汉市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积极支援国家在武汉的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城市建设;在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前提下,扩建和新建一部分地方工业( 如砖瓦、纺织、家具、食品等);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基本上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和郊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扩大商品流转,相应地发展运输业,适当地增加文教卫生事业设施,部分解决房荒问题;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劳动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围绕这一基本任务,确定的主要指标是:市属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2.74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43亿元,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6%5年内,基本建设投资为1.81亿元,其中工业占44.75%,城市公用事业占44.85%。交通运输方面,1957年汽车货运量达到245.9 万吨。5年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24.5%,平均递增4.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49.7%

“武”字头企业横空出世

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实施轰轰烈烈,武汉建设波澜壮阔。

武汉钢铁公司是国家在武汉建设的最大的工业项目,1954年厂址选定青山,1955 6月批准初步设计,195748日正式动工兴建。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唤醒了青山这片荒凉沉寂的土地。一座宏伟的十里钢城,在武汉东部的荒郊野外拔地而起。1958913日武钢投产,毛泽东主席亲临观看一号高炉第一炉出铁。武钢的建成投产,与建设长江大桥、围垦东西湖一起,成为当时武汉人引为自豪的三项伟大工程。

1958 年9 13 日,毛泽东观看武钢炼铁厂一号高炉。

1953年,国家决定在武汉兴建武汉重型机床厂。19569月,在武昌一个叫答王庙的乱岗地上动工,来自沈阳、齐齐哈尔、上海、重庆等地的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奋战,仅用两年时间就全面建成,一座气势恢宏的重型机床生产基地,矗立在波光粼粼的东湖之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重型机床厂,誉为亚洲的一颗明珠。

1956年,武汉机床厂和武汉机床附件厂建立。武汉机床厂与武汉重型机床厂一起,跻身“十八罗汉”(全国18家骨干机床厂)。从1896年民营周恒顺机器厂制出第一台木架手摇车床起,武汉半个多世纪里没有一家专业机床制造厂,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将武汉变成了闻名遐迩的重要机床工业基地。

1954年1021日,与武钢配套建设的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设计装机容量为11.2万千瓦。195782日,青山热电厂第一台机组建成发电,功率5万千瓦。

武汉重点投资的工业大中型项目,除属于国家156项重点建设的武钢、武重、青山热电外,还有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国棉一厂、汉阳造纸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等,累计完成投资额5.4亿元,占同一时期总投资的35.41%。由于国家大量投资,武汉工业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固定资产逐年增加。

建国前,电工工业在武汉是一片空白。19563月,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武汉锅炉厂破土动工,由此揭开了武汉现代电工制造工业的序幕。19599月,一期工程主要项目和二期工程部分项目建成。19603月,共完成工程50项,6月通过国家验收,全面建成投产。

以武昌造船厂为代表的一批造船企业的建立,又使武汉成为我国内地最大的造船、船用设备和军用舰艇的生产基地。武汉的船舶制造始于清朝末年,但解放前已奄奄一息。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投资将江汉船舶机械公司改建成武昌造船厂,同时另建湖北船厂和武汉船厂,武汉的船舶工业开始了历史性的跨越。武昌造船厂以制造军用舰艇为主,技术设备力量雄厚,是武汉造船工业的脊梁,也是我国内地最大的造船厂。

这一时期,国家急需大量外汇换取建设物资。中南地区生猪产量占全国1/3,因武汉水陆交通便利,调集毛猪和出口冻肉都非常方便。因此,国家确定由苏联提供技术和主要屠宰设备,在武汉兴建全国第一家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肉类联合加工企业——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1953年苏联专家勘察厂址时,特意选在武汉长江下游江段,即武汉城区取水口的下游以避免污染。武汉肉联北依张公堤,南滨长江,与武钢隔江相望,1958310日建成并全面投产,日宰生猪6000 头,冷库低温冷藏量为2.2万吨,成为集生猪接收、屠宰加工、冷冻冷藏为一体的综合肉类加工企业。从此,生猪宰杀由几千年的作坊式手工小生产向现代化工业大发展,由单一的屠宰生猪发展到加工肉脂、罐头、生化药品、综合制品的大型肉类联合企业。

1958 年12 13 日,朱德视察武汉肉类联合加工。

开启现代工业化新时代

“一五”时期,国家在武汉大规模的投资与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达162 个,武汉迅速崛起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首先是工业门类、产业结构渐趋合理,逐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三大支柱,造纸、食品、化工、轻工等有一定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

同时,武汉在市郊、沿江和铁路沿线布局,加快新工业区建设,奠定了武汉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基础:以武汉钢铁公司和第一冶金建设公司为主体、以冶金工业为主干的青山工业区;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核心、以精密机械及电子工业为主干的答王庙工业区;以武汉锅炉厂为主体、以现代电工制造业为主干的钵盂山工业区;以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为主体、以肉类食品加工工业为主干并辅以小型化学工业的堤角工业区。

1957年,武汉工业总产值达到12.69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194%(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24.1%;现代工业产值较建国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增加1.2倍。重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18.32% 上升到1957年的37.36%。其中机器制造业为1952年的6.2倍,其比重由1952年的5.25%上升到1957年的12.18%,电力为建国前最高年份1936年的5倍,棉纱将近3倍,油漆2倍,砖5.8倍,瓦7.6倍,卷烟增长32.28%,肥皂增长了72.4%。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亦由1952年的39.3%,上升至1957年的50.8%

市属工业方面,1957年地方工业总产值61005万元,为“一五”计划规定水平的112.4%,为1952年的222.3%,年平均递增17.4%。国家“一五”下达的18种主要产品产量计划,绝大部分都完成和超额完成,其中电动机完成627%,内燃机完成650%,纸张完成189.86%。与1952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94倍,纸张增长14.94 倍,砖增长4.73倍,棉纱增长5.09倍,棉布增长3.49倍,其他产品一般都增长3-7 倍。

“一五”计划的实施,完全改变了武汉城市功能结构状况,解放前不能生产的重型机床、大型电力动力设备、内河船舶、拖泥船、无线电收音机等都生产出来了,工业产品达153种之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武汉由此开启现代工业化新时代,迅速崛起为华中地区乃至国家的工业中心城市。

1955年215日,新城区青山区成立。武昌随着武重和武锅的兴建,城区成倍地扩张。武汉肉联厂的兴建,也使汉口城市开始向东北一带延伸。1957年,全市面积达到953.4平方公里,比1952年扩大了1.1倍。为配合工业建设,武汉市政建设主要是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新建和改建道路103公里,其中新建68公里。1957年,全市道路总长达511公里,较之1952年增加了15.6%

汉口,除了改建、扩建沿江大道、中山大道、江汉路、利济北路、武胜路外,1958年建成通车的汉口解放大道,全长23公里,宽60米,横贯整个汉口市区,集中了汉口的主要车流,被武汉市民誉为“武汉的长安街”。

汉阳,修筑了鹦鹉大道和汉阳大道,其中汉阳大道最大宽幅为40米,北段由江汉桥头至龟山尾,连接东去的长江大桥汉阳引道,是当时联络武汉三镇唯一的通衢要道,南段连通鹦鹉洲杨泗港码头,是武汉煤炭、木材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水陆联运线。

武昌,修筑了连接青山工业区的和平大道、配合武重等重点工程建设的中南路和中北路、配合武锅等重点工程建设及服务高校的武珞路等。

解放大道、武珞路、中北路、和平大道等主干道的新建扩建,奠定了武汉交通的骨干网络,为武汉城区新增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1953年,在苏联专家技术指导下,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完成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1955年动工,1957年竣工通车。毛泽东主席以如椽大笔,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江大桥和汉水公路桥铁路桥的建成,第一次把武汉三镇联为一体,使祖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连成一线。

“一五”计划,对于武汉城市工业化现代化转型功不可没。回顾明清以来武汉的城市发展历史,武汉经历了两次崛起,第一次是明清之际汉口因商而兴,名列“四大镇”之首和“天下四聚”之一,成为区域乃至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第二次是晚清汉口开埠特别是张之洞督鄂施行所谓“湖北新政”,武汉迅速崛起为中国内陆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和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

新中国建立后,现代化发展机遇再一次眷顾武汉。作为区域乃至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抓住“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机遇,在产业布局、规模进度、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由于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功能华丽转身,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至此,武汉有了第三次崛起,以现代化工业城市的雄姿,傲然屹立于长江之滨华中大地。

当然,武汉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历史局限,这便是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的时候,忽视了对商业优势的发挥,城市商业流通功能急剧萎缩——这一状况在改革开放后得到根本扭转。

(作者涂文学,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2023年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