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精益”眼镜 百年“求精”

录入时间: 2023-07-18      浏览:188

钟少斌

眼镜在我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学家田艺蘅的《留青日札》称之为“叆叇”。回顾精益眼镜在武汉的历史,亦百年有余。自1912年开店以来,一直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为顾客提供舒适美观的眼镜及专业配镜服务。

1918年,孙中山先生亲临广州精益配镜,为之题词“精益求精”,上海总公司将题词复制分送各地,唯有武汉精益保留至今,装裱后摆放在总店营业大厅最显眼处,作为我们的服务宗旨。

从上海到汉口

清朝光绪末年,美国商人高德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运用西方验光设备和加工技术的眼镜店,培训出第一批掌握西方配镜技术的中国技工。

1911年,这批技工中的张云桐等人,筹资创办了精益眼镜股份有限公司。店名源于《论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南宋朱熹的注解“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志在打造中国一流的眼镜店。

孙中山题词“精益求精”

由于技术扎实、业务精良,精益创业之初便生意红火。第二年开始向外扩展,北至北京,南至广州。1912年,张云桐来到武汉开设汉口精益,选址前花楼街张美之巷,后迁至繁华的歆生路(现江汉路),经营方式为“前店后厂”,主营验光配镜业务,凭借其声誉及技术设备上的优势,迅速在武汉同业取得领先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形势危急。1938年秋,张云桐率精益整体内迁,不久在成都、昆明等地开设分店。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云桐留守成都,派三女婿陈祖泳回汉口恢复并主持精益。

陈祖泳毕生钻研验光技术,受过美国应用光学的函授教育,并将其教材编成缩写本,作为新进员工的必修课,带出一支业务过硬的技工队伍。1950年代初期,李先念到精益配镜,陈祖泳负责为其验光,他精湛的技艺受到李先念称赞。其后四川省副省长等领导相继到精益配镜,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陈祖泳还用他熟练而相当标准的英语,接待过众多外国友人和顾客,扩大了精益的对外交流。

公私合营后,陈祖泳作为私方代表任副主任,与公方代表、主任何远庚合作共事关系良好。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享受政府津贴,担任两届市政协委员。1979年10月,他赴北京参加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合影留念。

陈祖泳退休后,留聘为精益的技术顾问,尽管外单位用高薪“挖”请,他也不为所动,依旧每天从台北路乘公交车到江汉路上班。直到80岁高龄,他还经常用放大镜阅读、翻译国外最新验光资料,传承后学。

京沪汉独领风骚

改革开放后,精益的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字号招牌越擦越亮。

1980年代初,由武汉市商业局领导出面协调,精益总店在江汉路的营业面积扩增了一倍多;湖北省省长黄知真亲笔批示拨款20万元,用于店堂改造和添置验配设备。

1998年,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武汉市领导提议在精益总店门前竖立一座“精益求精”雕像,作为四组雕塑之一,见证老商业街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座雕像,多次出现在报刊和城市风光明信片上,成为步行街游客打卡的景点,产生全国性影响。

由于上海精益归属于上海三联集团,北京精益店面拆除后停业数年,武汉精益独领风骚而百年不衰,现有连锁店110余家,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眼镜企业之一。

我深深体会到,精益百年传承的“秘决”:一是不断钻研的精湛技术,二是近乎苛刻的质量标准。从1950年代的王龙生,到现在的徐永恒、李晓明、余斌、黄礼妮、丁胜等,多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省市劳动模范、大城工匠等称号。徐永恒劳模创新工作室、黄礼妮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络绎不绝的顾客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省市领导数度亲临调研指导,并授予它们“工人先锋号”荣誉。公司2011年认定为“武汉老字号”,2015年认定为“湖北省老字号”,2021年荣获中国眼镜行业“非凡民族品牌大奖”。目前是中国眼镜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眼镜行业协会会长单位。

根植文化底蕴中

精益的品牌影响,根植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很注重这方面的挖掘,到武汉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收藏和展示配制的老眼镜,组织老师傅座谈,发扬企业优良传统。由此,精益别有一种民族商业的风韵,员工对待顾客也更有亲和力。

根据不同客户特点,我们为每一个客户建立“客服档案”,对重点客户进行定期回访,其中不乏终身配镜服务的事例:一位70岁高龄的叶老太,从14岁还是学生时开始在精益配镜,档案记载她先后20余次的配镜情况,从近视到老花十分详尽,可谓贴心细致的服务。

1980年代,郑州顾客周冰,2000度近视,1000度散光,视力已近盲人,多次在不少地方配镜均未如愿,抱着侥幸心理寄望于精益。精益为他组织了配镜专班,当他戴上眼镜时泪如雨下,激动地说“好多年,没有这样清晰地看世界了,大恩人哪!”还有一位十五中的教师,在别处配的眼镜,让他改起作业来很是吃力。总店高级技师李晓明为其仔细验光后,在处方上嘱咐:“该顾客视觉非常敏感,此镜片一定要厂家定做”,特意加上25度的散光和棱光。取镜后,这位老师写信到报社,要求表彰精益的“精益求精”精神。

精益总店江汉路门前的雕像

2017年,一名16岁的斜弱视少年,被医院判定为“无力”矫正,慕名找到公司技术总监黄礼妮。黄礼妮制定了一套个性化验配处方和视觉训练调治方案,仅用半年时间,使之单眼视力从0.2调整到了0.9。当初,这个孩子因视力而自卑厌学,如今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作为武汉眼镜行业的标志性企业,精益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从1950年《中华眼镜》杂志创刊名列三大捐款单位之一,到2005年捐物10万元用于贫困中小学生配镜、捐资1万元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每年坚持为残联低视力群众免费检测视力,不断彰显百年老字号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捐资30万元眼镜、护目镜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环卫工人、交警,受到武汉市抗疫指挥部的通报表彰。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坚持不懈的努力,探寻精益更深层次的历史民族文化内涵,弘扬“精益求精”的精神,让百年老店青春永驻。

(作者钟少斌,武汉精益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2022年第8期